庶子奪唐

番外五 薛仁貴(二)[第1頁/共3頁]

李恪笑道:“殺雞焉用牛刀,仁貴是我朝大將軍,戔戔一個新羅亂軍又何必仁貴親身出馬,仁貴如果內心有合用的人,薦於朕就是了。”

現在的薛仁貴可和唐史之上那個大器晚成,宦途盤曲的薛禮分歧,現在的薛仁貴當初但是少年得誌,弱冠之年被時為楚王的李恪賞識,覺得親衛統領,而後靠著軍功一起升遷順利,位極人臣,是天子能夠拜托以性命的嫡派,親信中的親信,天然多了很多銳氣。

薛仁貴一口應道:“恰是,末將在遼東十載,對三韓人也算熟諳,末將請掛帥東征,必不負陛下厚望。”

岑長倩搶先道:“新羅人降而複叛,確切該殺,但依臣之見,眼下當務之急是安定遼東兵變,隻是要否如薛將軍所言那邊行重典,可待平叛後視新羅局勢而定。”

以薛仁貴的官位,拜行軍大總管並不奇特,但是李恪的口諭中卻罕見地呈現了“使持節”、“實授”幾個字,這倒是有著其他的意義了。

四方胡虜,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待殿中的其彆人走後,偌大的紫宸殿一下子溫馨了很多,看似冷僻了下來,但熟諳李恪風俗的幾位宰相都曉得,常常這個時候纔是李恪真正做決策的時候,國中很多乾係天下萬民的決定都是在這類環境下做出的,至於朝堂之上,不過奉告罷了。

大殿中,中書令王玄策,門下侍中岑長倩,尚書左仆射劉仁軌,尚書右仆射長孫衝,並幾位掛著同中書門下三品的的重臣相互對視了幾眼,也都能猜到李恪的心機。

這一刻,殿中的宰相們都清楚,李恪畢竟是行伍出身的天子,固然行仁政、重文教,停戰事十餘載,但一朝怒起,他骨子裡要走的畢竟還是王霸之道,彆人是勸不得的。

薛仁貴的話確有他的事理,如果前去平叛的將領分量不敷,他們也許還會對大唐的態度心存幸運,但如果去的是薛仁貴,是這小我儘皆知的唐皇親信的話,那三韓人就很清楚,薛仁貴做的每一件事都代表著唐皇乃至是全部大唐朝廷對遼東的態度,天然事半功倍。

李恪尚武,這些個宰相又何嘗不是,這些宰相中大部兼顧上都是有軍功的,他們對待複叛的外族的態度和薛仁貴一樣倔強,隻不過他們和薛仁貴分歧,他們畢竟是宰相,要顧及的事情更多些。

薛仁貴也是心頭一顫,緊接著,當即應道:“末將領命,必不負聖恩。”

聽著薛仁貴的話,李恪沉默了半晌,明顯也是在考慮薛仁貴方纔的話,畢竟遵循薛仁貴的意義,朝野高低,隻怕他是最好人選了。臣子拳拳情意,他倒是不好回絕太過。

推薦小說:

禦宅秘技大師 |  幻想世界大複製 |  不如不要遇到你 |  校園兵王 |  本源天帝 |  製霸藍星,我在娛樂圈科技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