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奪唐

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2頁/共3頁]

而對於這個數字,熟知唐史的李恪天然更是堅信不疑。

其少年景名,暮年跟從河北竇建德、劉黑闥,唐定河北後入唐,與太宗朝未能有高文為。

“末將拜見陛下,拜見蜀王。”年青將領走到李世民和李恪的身邊,俯身拜道。

在李世民看來,一個孩童背井離鄉,哪有真的就能做到存亡不畏的,李恪的行動剛巧透出了他最實在的心性。

李恪貴為親王,此番北上雖是為質,但身份在此,天然不會是孤身一人,遣典軍統兵保護也是應有之意,可當他從李世民口入耳到蘇定方三字時,神采還是稍稍一變。

此次突厥南下,滿載而歸,突厥的貴族們已經見地到了關中的富庶,食髓知味的他們豈會不做念想。而此次會盟賠財物,遣質子,實為李世民之恥,大唐之辱,大唐君臣又豈能容忍,同仇敵愾之下,數年後北伐之事已成定局。

如此人物,竟成了李恪的婚事府典軍,李恪的內心天然不免顛簸。

堆地小山般的財物都是現成的,早在昨日就已經裝箱送到了此處,另有的天然就是李恪這個即將北行的質子了。

李世民先命其起家,而後對李恪道:“蘇定方將軍本籍河北,暮年曾在突厥待過,對突厥環境非常熟稔,此番他為你蜀王婚事府典軍,隨你一同北上,可護你安然無虞。”

李世民點了點,招了招手,從眾將當中走出一名二十來歲,劍眉虎目,身披山文甲的年青將領。

大唐、突厥二十餘萬人馬雲集渭水兩岸,隔水對峙,而在連通南北兩岸的便橋之上,大唐天子李世民、突厥可汗頡利正會晤,斬白馬立盟。

不過兩軍合盟,對眼下的大唐來講倒也不失為功德,起碼保住了關中的元氣,給了大唐療攝生息的時候,不至於倉促應戰。

“蓋聞上古之治,表裡同心,行動曲直,各得其所。是以海內和好,天下康平。今有大唐、突厥,結為盟邦,凡大唐、突厥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凶患。唐之與突厥,雖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約。故唐皇李世民、突厥可汗頡利,立壇殺牲,昭告神明,再歃加書,副之天府,天高聽下,群神群祀,莫不臨之。”

李世民從袖中取出了一把精美的匕首,交到了李恪的手中,道:“這把匕首,是為父昔年大破竇建德,自竇建德的身上取下,鋒利非常,削鐵如泥,為父深愛之,便一向留在身上。我兒此去突厥,為父便將它贈於了你。為父以此向你承諾,五載,最多五載,朕必護你返國,不叫你在突厥多受痛苦。”

推薦小說:

迷失在艾澤拉斯 |  億萬首席的蜜寵寶貝 |  總有反派想撩我[快穿] |  大叔,輕輕吻 |  超凡者係統 |  武俠之數據悍匪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