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

第17章 不朽的書(4)[第2頁/共7頁]

中國人可真是一個令人萬分敬佩的民族啊!從紙傘到書籍,再從書籍到瓷器,每一樣東西都表現出了中國人的非常勤奮和締造才氣。瓷器、印刷術、火藥和紙,都是中國人發明出來的,並且都要比歐洲人早上很多年。

與此同時,在德國的美因茨城裡,約翰・穀登堡正在翻看他方纔印出來的新書――用印刷機印的第一本書。

紙從亞洲傳到歐洲,這其間經曆了很多年代。

在印刷機與謄寫員的筆之間展開了一場戰役,而印刷機敏捷地獲得了勝利。這是因為印刷機在幾天以內便能夠印出來的著作,謄寫卻需求幾年的時候。

比如說,印書名的扉頁約莫是在一千五百年前呈現的。它呈現的過程是如許的:之前,當冊本不是印刷的,而是手抄的時候,絕大部分的書不是用於出售的,而是客戶直接訂貨的。以是,謄寫員不必為書高文鼓吹。在結束手抄事情的時候,他們隻需求在年代和地點中間,謙遜地把本身的名字寫上便能夠了。

對於這些熱忱的、歡愉的、永久渴求知識的青年來講,書籍和練習簿是他們最需求的東西。但是,一個窮門生哪來那麼多錢買羊皮紙呢?因而,便宜的紙就理所應本地成為了這些肄業的青年朋友的拯救稻草了。

圓形水印是最陳腐的一種水印。如果你看到紙上有如許的水印,你立即就能夠說出,這類紙是1301年造的。

實在,不如許是底子不可的。貿易已經極其迅猛地生長起來。在都會與都會之間的通道上,商隊來往不斷。在陸地上,在大江大河上,滿載貨色的商船從一個國度飛行到另一個國度。跟著貿易、市場、買賣所、貨棧、商隊和商船的呈現,各種百般的票據、賬冊、期票、手劄和簿記等東西也逐步問世。但是,這些東西都離不開紙,並且需求會讀會寫的人來利用它們。以是,阿誰期間與以往是分歧的,並不但僅是僧侶纔會接管教誨。中小學和大學在各地遍及地創辦起來。肄業的青年人全都奔向那些有大學的都會。在巴黎,門生們幾近全都住在塞納河左岸的一片地區裡,這個地區直到現在還被人們稱為“拉丁區”。

就如許,一年接一年地疇昔了,而書內裡呈現的新事物也一年比一年多。

不管是字母的形狀,還是筆墨的擺列,看起來都與手抄的極其類似。但是,分歧的處所卻一眼就能夠看出來。每一個字母都非常清楚,筆挺地矗立在那邊,就像廣場上等候檢閱的兵士一樣。

推薦小說:

漢威四海 |  愛不當時 |  苟了千年,小師叔出山無敵了! |  我和女帝交換心 |  我家七個師姐超寵我 |  我的輔助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