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

七十五、楊首輔剛正陷詔獄 趙王妃機智救表兄[第1頁/共9頁]

楊士奇入獄的動靜很快傳到了萬安宮,急壞了趙王妃柳如願,柳如願趕快托趙王朱高燧前去刺探。朱高燧刺探完動靜倉猝跑回萬安宮,“表哥不是去的刑部天牢,而是去的錦衣衛詔獄。”如願大驚,“詔獄?進了詔獄,有幾個還能活著出來?這可如何是好?你刺探好了?確是詔獄?”“父皇派紀綱去的文華殿,錯不了。”如願一聽紀綱的名字,俄然想起了鄭和第一次出海時朱棣踐行的場景。那紀綱盯著王貴妃含情脈脈,定是心中傾慕貴妃無疑,如願心想:“欲救表哥,恐怕要找王貴妃了。”想到此處,如願快步衝出萬安宮,朱高燧不明就裡,邊跟著跑邊大喊道:“如願你去哪?”

如願在西楊府用過晚膳後,士奇悄聲問如願:“旬日便出詔獄,實在出乎我料想。若無紀綱互助,恐怕不會如此順利。你是如何讓高燧壓服紀綱的?”“紀綱是順了貴妃娘孃的意義。”“紀綱怎會順服貴妃之意?”“哥哥有所不知,依如願所見,紀綱傾慕貴妃娘娘多年了。”楊士奇駭怪萬分,“何故見得?”“我隻曉得紀綱對貴妃用情至深,而貴妃心中隻要父皇。永樂三年,三保寺人鄭和出海那日,父皇踐行,紀綱的眼睛一刻不分開貴妃,而貴妃含情脈脈隻顧著看父皇。漢王欲侵犯哥哥,我便求貴妃娘娘托紀綱措置此事,那紀綱聽聞是娘孃的意義,便脫手相救,哥哥便安然了。”士奇拍了拍如願的肩讚道:“我如願公然聰明多謀。連此等細事都看得出來,難怪紀綱多次相幫王貴妃,我還當是這紀綱見王貴妃受寵用心奉迎,如此看來,紀綱定是傾慕王貴妃了。”士奇思考了一下又問如願:“旁人可曉得此事?”如願搖點頭,“從未聽旁人提及,並且怕是貴妃娘娘本身都不曉得呢。”士奇稍作思考說道:“回宮後將此事奉告貴妃娘娘,這紀綱好事做儘,在朝中又樹敵甚多,他日此事若被旁人曉得,怕是有人會藉機扳倒紀綱,如此一來,王貴妃必受連累。先奉告貴妃娘娘,好讓她心中稀有。”“還是哥哥思慮全麵。如願回宮便去拜謝貴妃娘娘,藉機將此事奉告,哥哥放心。”

到了永樂十三年七月,鄭和率船隊返國,此次,鄭和不但帶來了西洋諸國的使者,還帶回了傳說中的“麒麟”,天降吉祥讓朱棣鎮靜不已,這更果斷了朱棣遷都北京的決計。

高燧、如願陪著楊士奇去文淵閣複職後,便又陪著士奇回了西楊府。西楊府中大家皆在哭泣。玉梅邊哭邊說道:“如願不是說旬日以內,士奇定會返來的?現在旬日了,全然冇有動靜,定是如願怕我焦急,說那些來安撫我的。”福安趕快走上前來,“可昨日萬安宮的趙安還來傳信,說老爺在詔獄安然無恙。”玉梅用羅帕擦著眼淚,“不可,我去府門外看看,若再不返來,我便請旨入宮,我去找如願,我們一起再想想體例。”玉梅回身剛要走,正見楊士奇、如願、高燧返來了,福安歡暢大喊:“羅夫人,老爺返來了,趙王殿下、趙王妃也返來了。”府中諸人皆大歡樂。玉梅見士奇安然回到府中,歡暢得又落下淚來,“士奇,你返來了,你刻苦了。”士奇走到玉梅身前,“讓你吃驚了。”一絲欣喜的笑容爬上玉梅的嘴角,“安然返來就好。”楊士奇的眼中出現了熱淚,“如果我回不來了呢?”玉梅含著熱淚笑了,“你為江山社稷極力,為大明基業經心,即便是回不來,你也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士奇,非論是當年貧困得誌,還是明天貴為首輔,你始終都是阿誰正氣在胸的楊士奇。”

推薦小說:

七界之都 |  天驕狂尊 |  公主且慢 |  絕世帝皇係統 |  死靈法師的日本戰國之旅 |  我家師夫是坑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