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

六十五、阿魯台朔漠拜天子 永樂帝北京看新宮[第1頁/共6頁]

待朱高煦跑來,朱棣便大聲喝問:“朕叫你傳令太子備藥,你乾甚麼去了?”“兒臣早便奉告皇兄了。兒臣不知為何,這麼長時候,皇兄還送不來藥。之前是在關外,藥送不過來不敷為奇,可現在已到了北京了……”朱棣大喊著:“馬煜,你去,你去傳旨,奉告楊士奇,給朕備上好的藥,醫治咳疾的藥,八百裡加急送來。快去。”夢初見朱棣如此起火,趕快上前安慰:“陛下放心,妾的身子無大礙。”戴原禮趕快說道:“娘娘就彆再支撐了,現在北京確是能夠找到些醫治咳疾的藥,但是遠不如南京的藥效好,若南京的藥再不到,娘娘恐怕......”朱棣大喊一聲:“都退下去給朕把藥催來。”

班師途中,因為朱棣身材不適,雄師行至北京,朱棣命令在當初的燕王府養病,權夢初、戴原禮等人在一旁服侍。

這日,朱棣來到徐令儀曾在燕王府的房間裡,觸景生情,不但吟道:“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分歧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複挑燈夜補衣。”恰逢權夢初與戴原禮在門外聞聲,權夢初悄聲說道:“陛下不由吟了這首悼亡詞,定是馳念徐皇後了。不知如果本宮哪日不在了,陛下可否如此記念我。”戴原禮趕快說道:“娘娘彆說如此不吉利的話,現在大獲全勝,臣一會便向陛下稟明缺藥的事兒。我們先出來奉侍陛下進藥吧。”夢初應了一聲,二人便進房服侍朱棣進藥了。

朱棣的身材逐步好了起來,便帶著權夢初來到了正在修建中的北京宮殿,泰寧侯陳珪、工部尚書宋禮趕快相迎,“不知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請陛下恕罪。”朱棣笑著說道:“不必拘禮,你們製作宮殿,實在辛苦得很,可千萬記著,善待施工的軍民。”朱棣說著俄然讚歎一聲:“這便是北京的奉天殿?好氣度。”陳珪走上前來,“回陛下,這北京的宮殿都是遵循南京皇宮來製作的,隻是氣勢更盛。”朱棣走到了大殿的柱子旁,“這麼大的柱子!”宋禮說道:“陛下,新殿的柱子都是從四川、湖廣等地開采來的金絲楠木,這是奉天殿最大最粗的一根柱子,是從四川的山中開采的,把它平躺下來,雙人騎馬在兩側都看不到對方。”“這麼大的柱子,如何從山裡運出來的?”宋禮答道:“運此木時,恰逢山洪發作,此木順著山洪便從山穀間逆流而下,連山穀的巨石都被它撞裂了。這木便順著山洪運了出來。陛下,這是山川之靈在互助我們肇建新宮啊。”朱棣歡暢地撫摩著那柱子,“傳朕旨意,把那山封為神木山。”朱棣環顧著大殿,讚道:“這製作工藝實在了得,南京的奉天殿遠遠比不上這裡精美。”“陛下,臣與泰寧侯在天下各地征集來了能工巧匠,這北京宮殿比之南京,的確更精美。”朱棣對勁地點著頭,“精美、氣度。這彩繪是誰繪上去的?”陳珪指著一旁的兩名工匠,“陛下,是這兩位工匠,”朱棣歡暢地走到他倆跟前,拍著他們的肩膀,“叫甚麼名字?家是那裡的?”“回陛下,小人王順,與胡良乃是同親,我們是從山西來的,我與胡良自幼學畫,聽聞陛下肇建新宮,廣征天下畫人,便同來北京,為陛下效力。”“離鄉萬裡來建宮殿,真是辛苦你們了。如果家中有甚麼困難固然奉告泰寧侯與宋尚書。”王順與胡良趕快謝恩。

推薦小說:

女相重生之毒女歸來 |  絕命香魂 |  綜紅樓之未央 |  我的意識海供著主神 |  放不下的舊時光 |  俏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