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蹟仙蹤

第三十一回 登臨嶽麓相選地脈 欣幸洮河觀賞流珠[第3頁/共9頁]

老子道:“此章關頭在‘有為’二字。”秦佚問道:“有為即為不作?”老子道:“非也。有為是適應天然,不妄為的意義。無其為,是為;無其事,是事;無其味,是味。天然之道本有為,若執有為便有為。”秦佚道:“如此說來,有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隻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背天時、地性、民氣,而不憑慾望和設想行事。”言罷又道:“敢問先生,既然天然之道本有為,那麼大道在那邊?”老子道:“再送你《品德經》四章: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嗬!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嗬!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秦佚道:“我終究明白:大‘道’空虛開形,但它的感化又是無窮無儘。深遠啊!它好象萬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鋒銳,消弭它的騷動,調和它的光輝,混合於塵垢。隱冇不見啊,又好象實際存在。我不曉得它是誰的後代,彷彿是天帝的先人。”老子笑曰:“恰是。”

老子道:“我送你《品德經》三章:‘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穩定。是以賢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罷了,則無不治矣’”。秦佚低首思考半晌解釋道:“先生所言但是:‘不推許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相互爭奪;不保重可貴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盜竊;不顯耀足以引發貪婪的事物,導使民氣不被迷亂。是以,賢人的管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合作企圖,加強百姓的筋骨體格,常常使老百姓冇有智巧,冇有慾望。導致那些有才乾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賢人遵循有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適應天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承平了’”。

老子瞭望東方,手指一模糊可見村落,問秦佚道:“那小村距此地不遠,我等今晚前去借宿如何?”

走過春季,踏上冰雪,在一片凜冽的西北風中,小夥子曆儘千辛萬苦,終究達到了長滿珍珠樹的洮河泉源。但是此時的小夥子已經精疲力竭,有力采摘綴滿樹枝的珍珠。他爬著、攀著,艱钜地挪到了珍珠樹下,用畢生的極力搖啊搖,頃刻間,河麵上落滿了晶瑩剔透的珍珠,隨波逐流,滾滾東去。

推薦小說:

掌家商女在田園 |  小萌妃她超凶的 |  沈先生,愛到犯規 |  孤注一擲:開局被騙八百萬,不再戀愛腦 |  神級天賦 |  禍色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