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

第三十九章.被拋棄(下).第一更[第2頁/共3頁]

趙俊臣悄悄想道。

究竟上,如果德慶天子早點表白態度,溫觀良毫不至於這般狼狽,而朝中群臣對溫觀良的進犯,也毫不會這般放肆。

就是趙俊臣了。

趙俊臣在回府的路上,坐在轎中,閉目深思,細細揣摩以後,周尚景的那番話究竟為何意,終究想的透辟了。

至於頂替溫觀良的人選,想到德慶天子明天相互摻沙子的行動,也就很較著了。

趙俊臣翻開一看,倒是《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記》,薄薄的一本,算不上多麼貴重的禮品,現在印刷業垂垂成熟,在街頭書店,隻需幾錢銀子就能買到。

當趙俊臣到了書房後,冇等多久,許慶彥就已是把周尚景的賀禮送到了書房。

所謂淮陰侯,指的就是漢初那“國士無雙”的韓信,而韓信平生,對後代而言,影響最深切的,不是他的那些赫赫軍功,而是“功高震主”、“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等詞彙,而是“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儘,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的臨彆絕句。

固然約莫明白了周尚景的意義,但趙俊臣還是饒有興趣的細細翻閱,周尚景的柳體在當朝評價頗高,這一冊手抄本,若在平常,但是很難獲得。

隻是,這放棄的速率,未免太快了些。

更何況,德慶天子那番話,看似安撫,但實際上,卻又模糊有著勸退的意義。

看到這裡,趙俊臣合上了手中書冊,臉上笑意亦是儘退。

~~~~~~~~~~~~~~~~~~~~~~~~~~~~~~~~~~~~~~~~~

更何況,內裡的諸般註解,皆是儘顯周尚景的政治聰明,對趙俊臣而言,何嘗不是一次學習的機遇。

但是,這冊卻又有所分歧,它不但是手抄本,趙俊臣通過筆跡判定,竟是周尚景親技藝抄而成,翻閱之間,內裡另有很多註釋,明顯都是周尚景的奇特觀點。

在沈常茂、黃有容二派官員進犯溫觀良的時候,德慶天子曾有無數次機遇表白態度,但德慶天子卻冇有,反而任由朝中百官肆無顧忌的進犯溫觀良,隻是冷眼旁觀,直到溫觀良在百官麵前失儘了顏麵,在眾朝臣的進犯下彷彿罪名確實後,才遲遲開口,不鹹不淡的欣喜了幾句。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吧,看似不顯山不露水,隻是遲了半晌才表白態度,卻已是變轉了情勢,倒置了乾坤……”

“或許,這是功德吧……”趙俊臣喃喃自語:“如此一來,倒是省卻了我很多擔憂,起碼短期內,不管我如何擴權爭勢,都在德慶天子的容忍範圍以內了。”

推薦小說:

八零軍婚:高能田妻,求抱抱 |  豪門枕上歡:老公,太悶騷 |  女帝饒命:我真不是太監啊! |  透視醫聖2 |  為你盛開的愛 |  末代梟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