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經

第三十章 圈套[第2頁/共4頁]

群雄中有很多祖居北方的豪客,恩師一番話講完,便有人跟著擁戴道:‘這位道爺說的不錯,我在河東一帶,也曾聽過金人以此計誘捕契丹背叛。’跟著又有其他幾個北邊的豪傑講說本身的所見所聞,這些人在江湖上成名已久,名譽聲望比恩師可都要高多了,他們這麼一說,院裡世人又都感覺金人使詐,的確不成不防。隻聽八台派掌門關世族道:‘餘道長所言不假,我們若不埋頭應對,一古腦的跑去中都混鬨,被金人候個正著,可就糟了。當時中原武林元氣大傷,難道得不償失?’

孫協可端莊斯文多了,他當即笑道:‘胡兄此言差了,相救義兵首級是衛國利民的大事,孫某自是義不容辭,何用旁人相激?’

我師父點頭道:‘不錯,當年金人用此招法哄人入甕,那是貧道切身之曆,非道聽途說,我們不成不防。’

普絕大師敬他三聖之名,又覺他說的的確在理,便要點頭說好,這時恩師卻在坐下悄悄拽了拽大師的衣角,胡佈施眼尖,瞧見恩師行動有異,便喝道:‘兀那羽士,你是何人,卻要來管我和普絕大師說話!’

吳浴一躬到地,長歎道:‘二聖若能親去中都蕩寇救人,豈止是一件功德,那是複我漢人國土的起點,足以青史留名的大義舉。吳某在此謹替北方數千萬勞苦受難的漢人謝過二位!’

唉,普海大師這偶然的一番話,可把二聖給獲咎了,胡孫二人要去中都救人,普海大師卻說甚麼甕中捉鱉,那不是把二人比作了烏龜?孫協涵養頗高,一笑而過也就罷了,胡佈施性子鹵莽,頓時便火冒三丈,隻是普海大師也是少林有道高僧,他不便直言辯駁,因而便把氣全撒在了恩師身上,隻見胡佈施站起叫道:‘餘仙?我在江湖上未曾聽過你的名頭,你曾親睹金人詭詐,不知是何高見?’

我師父聽他點名道姓的詰責,也隻得站起道:‘貧道是個大夫,平素未敢涉足江湖,胡大俠不聞賤名,那是理所當然。不過金人滑頭,貧道幼年時的確有過切身材味,胡大俠要聽,貧道也無妨說說。那年距徽欽二帝被俘已有快二十年,北方早已被金人所占,當時節我才十八九歲,尚未削髮入道,因為幼時練過一些三腳貓的工夫,便在開封給一個漢人大戶人家做了護院。那家的少主和我年紀相仿,大師很談得來,少主愛武,家裡便花了無數財帛給他請師問友,是以少主雖才弱冠,但武功非常不弱。那一年官府俄然派兵圍了莊院,說是仆人勾搭南朝官府,企圖在開封發難,我冒死護主,我二人趁著官兵不備,終究逃了出來,仆人一家其他世人卻被官兵捕獲。但是非常奇特的是,金國官兵並未把仆人一家關入大牢,而是仍把大師關在府中,增派人力日夜扼守。我那少主聞此動靜,便想回家救人,我苦苦相勸,要他聯絡好親戚朋友後再行決計,哪知少主救親心切,對這些年學下的技藝武功又頗自大,暗忖即便不能勝利,本身也能滿身而退,因而趁我睡著,單獨回家劫獄,終究卻還是冇能返來。金人抓到少主後,便將仆人一家全數趕往大牢關押,冇幾日便將仆人滿門抄斬。厥後我才得知,本來金人漏了少主一人,便用心不將這一家押往縲絏,而是留著大夥在府中,以便引少主返來;又因曉得少主技藝高強

推薦小說:

玩轉艾澤拉斯 |  重生八萬年 |  都市極品護花高手 |  超級大野怪 |  史上第一狂梟 |  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