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

第16章 中山經(2)[第1頁/共6頁]

【譯文】

①柞:柞樹,也叫蒙子樹、鑿刺樹、冬青,常綠灌木,初秋著花,雌雄異株,花小,黃紅色,漿果小球形,玄色。

中次四經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洛,此中多汵石①。

①蘇:即紫蘇,又叫山蘇,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呈方形,葉子紫紅色。枝、葉、莖、果都可作藥用。

【譯文】

【譯文】

①麖:鹿的一種,體型較大。

【原文】

再向東北行五百裡,是條穀山,山上多槐樹、梧桐之類的樹木,彆的另有芍藥、門冬這些草藥。

①:也叫山藥。它的塊莖不但能夠食用,並且可作藥用。蕙:一種香草。②寇脫:前人說是一種發展在南邊的草,有一丈多高,葉子與荷葉類似,莖中有瓤,純紅色。③璿玉:前人說是質料成色比玉差一點兒的玉石。

西十裡,曰縞羝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再向西二百裡,是白邊山,山上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盛產石青、雄黃。

【譯文】

【原文】

凡厘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裡。其神狀皆人麵獸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雞,祈而不糈,以采衣①之。

【原文】

【譯文】

【譯文】

①錫:這裡指天然錫礦石,而非提煉的純錫。

【譯文】

總計厘山山係的開端,自鹿蹄山起到玄扈山止,一共九座山,路過一千六百七十裡。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的麵孔,獸的身子。祭奠山神:在毛物頂用一隻紅色雞獻祭,祀神不消米,用彩色帛把雞包裹起來。

又西三百裡,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其獸多牛、羬羊,鳥多赤①。

【註釋】

又西一百二十裡,曰厘山,其陽多玉,其陰多蒐①。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伊水。有獸焉,名曰,其狀如獳犬②而有鱗,其毛如彘鬣。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於陽虛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裡。升山,塚也,其祠禮:太牢,嬰用吉玉。首山,①也,其祠用稌、黑犧太牢之具、蘖釀②;乾儛③,置鼓;嬰用一璧。屍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於上,用一雌雞於下,刉④一牝羊,獻血。嬰用吉玉,采之,饗之。

【原文】

【註釋】

【原文】

【原文】

【譯文】

①茇:能夠是“芫”的誤寫。芫即芫華,也叫芫花,是一種落葉灌木,春季先著花,後生葉,花蕾可入藥,根莖有毒性。

推薦小說:

劍道聖尊 |  和智慧女神共事的日子 |  血戰甲午 |  仙俠奇緣之殺阡陌 |  學霸是腫麼煉成的 |  法爺的悠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