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

第10章 北山經(2)[第1頁/共6頁]

【原文】

【原文】

【註釋】

【原文】

【註釋】

【譯文】

又北五十裡,曰北單之山,無草木,多蔥韭。

【譯文】

【原文】

再向北三百八十裡,是湖灌山,山南麵盛產玉石,山北麵盛產碧玉,並有很多個頭小的野馬。湖注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鱔魚。山裡發展著一種樹木,葉子像柳樹葉而有紅色的紋理。

【註釋】

①寓:前人以為寓即“誤”字,大抵以音近為義,指昏忘之病,就是現在所謂的老年健忘症,或老年聰慧症。

再向北行五百裡水路,然後顛末三百裡流沙,便到了洹山,山上儲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發展著一種三桑樹,這類樹都不長枝條,樹乾高達一百仞。山上還發展著各種果樹。山下有很多怪蛇。

【譯文】

【譯文】

再向北三百五十裡,是白沙山,周遭三百裡,到處是沙子,冇有花草樹木和禽鳥野獸。鮪水從這座山的山頂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白玉。

①暍:中暑。

【註釋】

北方第二列山係的首坐山,坐落在黃河的東邊,山的首端枕著汾水,這座山叫管涔山。山上冇有樹木,卻到處是富強的花草,山下盛產玉石。汾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

再向北三百裡,是北囂山,冇有石頭,山南麵多出產碧玉,山北麵多出產玉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老虎,卻長著紅色身子、狗腦袋、馬尾巴、豬鬃毛,叫作獨。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烏鴉,卻長著人的麵孔,叫作,在夜裡飛翔而在白日隱伏,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中暑。涔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邛澤。

又北三百八十裡,曰湖灌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碧,多馬。湖灌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此中多①。有木焉,其葉如柳而赤理。

北方第三列山係的首坐山,叫作太行山。太行山的首端叫歸山,山上出產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出產碧玉。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淺顯的羚羊卻有四隻角,長著馬一樣的尾巴和雞一樣的爪子,叫作,長於扭轉起舞,它收回的叫聲就是本身稱呼的讀音。山中另有一種禽鳥,長得像普通的喜鵲,但長著白身子、紅尾巴、六隻腳,叫作,這類鳥非常敏捷,它收回的叫聲就是本身稱呼的讀音。

【譯文】

【註釋】

①閭:據前人講,是一種黑母羊,形體似驢而蹄子歧分,角如同羚羊的角,也叫山驢。②白:據前人講,就是白翰鳥。③儵:通“鯈”,這裡指的是小魚。④叱:大聲嗬叱。

推薦小說:

絕世邪神之縱橫異界 |  科技禁區 |  本座東方不敗 |  凶陵 |  春喜園藝店 |  大明佞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