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袁氏梟雄

第86章 定計[第1頁/共4頁]

劉曄說道:“打巢湖天然是毫無勝算,但如果孫策揮師來攻,我軍便能夠據城而守,便能夠藉機打造精兵!”

袁否目光一凜,道:“孫策揮師來攻?”

所謂不動如山,是指不管敵軍攻打多急,我自巋然不動!

“遼東郡固然可據!”劉曄說道,“主公據遼東以後,東征高句麗,北擊鮮卑,先以兵器震懾之,再以王化收之,則數十萬鐵騎唾手可得!再者遼東沃野千裡,使民開墾,所得良田何止十萬頃?如此,兵精糧足,待時勢有變,便可跨過狹海南向爭鋒!”

袁否忙道:“還請先生明示,袁某洗耳恭聽。”

此時,曹操所麵對的局麵不成謂不險惡,按照喪失,糧草、軍器皆無從補給,軍隊更得不到休整,要換成是彆人,早就眾叛親離了。

冇有經曆過大戰惡戰的軍隊,算甚麼精兵?

但是,曹操倒是例個,這廝總能在大敗後重新崛起。

但是,袁紹有能夠拜袁譚為多數督嗎?

閒篇扯過,劉曄又將話題引回到天下局勢,說道:“主公,更可喜的是,遼東郡眼下在公孫度父子的治下,公孫度為人殘暴,厲行酷刑峻法,遼東之士族豪強多有怨懟,主公如果能舉義兵以討不仁,當可不費吹灰之力擊滅之。”

袁否聽了更加神馳,不過,他並冇有被劉曄所勾畫的美好氣象衝昏腦筋。

真正的精兵,必須做到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犯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這六法當中,尤以不動如山最難!

曹操頻頻蒙受大敗,卻總能夠穩住陣腳,重新崛起,靠的是甚麼?靠的是麾下文臣個個斷念塌地,殫精竭慮攢賦稅,靠的是麾下虎將個個忠心耿耿,獨當一麵退勁敵,曹仁守襄陽如此,張遼守合肥如此,曹洪守長安亦如此!

劉曄說道:“起首明白一點,主公北上冀州,隻能夠帶走情願走的,至於不肯走的,卻不能能人所難。”

袁否歎道:“可要想打造一支精兵,又談何輕易?總不能去打巢湖吧?”

袁否聽了非常神馳,直恨不得現在就插上翅膀飛到遼東去,說道:“這麼說,遼東郡可為根底?”

真要如許,說不定這會都已經進入冀州了。

袁否沉默不語,劉曄這話固然聽著很刺耳,說的倒是究竟,他部下的這四千軍隊的確不算精兵,因為下蔡、龍亢兩仗都是靠機詐取勝,嚴格一點來講,這四千將士並未經曆過真正意義上的大戰惡戰。

除了金尚、閻象另有楊弘等廖廖數人,袁否底子就不奇怪袁術留下的這幫文官,當初要不是顧忌金尚等文官對軍隊的影響力太大,獲咎文官個人極能夠擺盪軍心,早在龍亢時袁否就以鐵腕整軍,然後帶著軍隊北上冀州了。

推薦小說:

我神醫,開局慘遭退婚 |  龍戰都市 |  新禦醫不為妃 |  設計鬼才 |  世界修改係統 |  明武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