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見亮卸甲

第122章 興農工商[第1頁/共4頁]

另有一種也是仿造朝廷金餅而鍛造的無孔金幣,重量192銖,合250克,也就是半斤,與朝廷標準金幣重量不異,金幣上印有四個字:天下金寶! 市道上暢通的貨幣首要為金餅和五銖錢,兌換彙率為一斤黃金兌一萬錢,而天下金寶重量為半斤黃金,天下通寶的銅錢重量為標準五銖錢的五倍,是以天下金寶與天下通寶的兌換彙率為1:1000,也便是1斤黃金=2金寶=2000通寶=10000錢。

而利用改進後的新式疊鑄法例一套銅錢模具一次可同時鍛造三百六十枚銅錢,效力進步五倍,並且利用構造術指導水壓,能夠節儉很多野生,用工數獲得節製,並且鍛造出來的同比隻要停止簡樸的打磨拋光便可發行,節流一道工藝。

話說公元一九八年,黃河以北呈現了嚴峻的水災與蝗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苦不堪言。淩超命令,各縣衙不但要減半收繳農業稅,還要開倉放糧,佈施百姓,違令者斬!是以,其他各郡均呈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征象,唯有幷州一帶的百姓還能過上豐衣足食的餬口。

因為經常大水眾多或者乾旱,淩超決定派水利工程係畢業的張清興建水利。同時,張清顛末淩超的同意,開挖運河,加強運河內的船舶買賣。張清用重金請來一起畢業的同窗,對四桅運輸船停止設想。

王剛以為,各地豪強大族都擅自鑄錢,貨幣官鑄已經成為一紙空文,大量的私鑄錢使得天下貨幣大亂,各式百般質量整齊不齊又遍及很差的劣質錢充滿著市道,導致物價混亂。因而,他便把這類環境上報給淩超。

淩超以為,鍛造貨幣的法度過於龐大,便果斷由軍校金融專業畢業的王剛全權賣力。顛末近兩個月的不懈儘力和幾次嘗試,王剛對那套粗陋粗糙的疊鑄法停止了改進,利用構造術共同疊鑄法,將多件鑄範疊分解型,共用一個澆口澆注,如許一次便可同時鍛造多個貨幣。

銅幣鑄幣模具共製作三十套,一天可停止四次鑄幣,一天可鑄幣四萬三千二百枚,一個月一百二十九萬六千枚,受銅礦產量限定, 這個數字已經是最大值。 而金幣鍛造模具則要龐大的多,工藝也要多上很多道,一套金幣模具一次可鑄幣三十六枚,一共設想了兩套,因為遝氐手上還冇有金礦,以是多了也冇用,等今後有了金礦再增加也來得及。

措置完鑄幣一事,淩超又決定斥地新商路。他按照軍校國際貿易專業畢業出來的廖偉的建議,用糧食跟匈奴與鮮卑兌換了一千匹馬匹、五千頭耕牛和八千頭牧羊返來。廖偉建立了畜牧合作社,招來家道貧寒的農夫來豢養。到了農耕時節,百姓們能夠以低價租來耕牛停止勞作。同時,廖偉在邊疆建立了十個大型的貿易場合,把本地的茶葉、棉花、蠶絲、斑斕等農副產品傾銷出去,把境外的貨色購出去,實現貿易共贏。

推薦小說:

前夫,雙修麼? |  網遊之鐵騎龍魂 |  噬帝重生 |  我靠美貌征服世界 |  男神和他的貓 |  我統領狐族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