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封疆萬裡

第13章 矛盾初現[第2頁/共3頁]

“將軍,這數年在荊州浪蕩,對那臥龍之才倒是有所耳聞,今將軍之父得了臥龍幫手,定會在這亂世當中創下一片基業,將軍何故急於一時,苦衷重重?”

待到了劉封為諸葛亮敬酒拂塵,劉封手中托著一件鎧甲,放於孔明身前桌上,言道:“子威知智囊之纔可運籌帷幄而決勝千裡,故智囊與我軍,乃珍寶,今子威將貼身之鎧甲贈與智囊,望其護得智囊安然。”

遵循劉封心中所想,本是要在新野行屯田之術,但曹軍虎視眈眈,不知何時便會反擊,劉封心知一旦屯田,多數會一無所獲,故而采納了贏利遲緩但相對穩妥的體例。

孟瑤看出了劉封心中憂愁,倒是非常不解,因而一臉迷惑之情,雙眉微蹙,開口問道。

劉封就坡下驢,諸葛亮也是無法,隻得微微點頭,以示接管劉封歉意,然在其心中,對劉封之言倒是非常憤怒,他指導劉備將劉封分撥邊陲在先,劉封厥後便點明其嶽父與蔡瑁之乾係,諸葛亮深知,劉封另有未儘之言,便是諸葛家既非士族之後輩,卻攀得黃承彥這等荊州望族,故不敢見於蔡瑁。諸葛亮心中瞭然,劉封此子,並非易於之輩。

劉封此種行動,卻更加堅毅了諸葛亮打壓之心,孔明此人,深受儒家與法家思惟熏陶,立長不立幼,立親不立疏,在其思惟中已然是根深蒂固,縱使劉封萬般英勇,更兼認劉備為父,職位亦是不及那尚在繈褓當中的阿鬥之萬一,孔明既已為劉備運營了那三足鼎立之局,顯是已顧忌劉備身後之事。

諸葛亮望向那桌上的鎧甲,心中倒是一片陰霾。那套鎧甲倒是精鐵所製,防護非常周到,但卻重達四十餘斤,劉封穿在身上尚可虎虎生威,但如果諸葛亮穿在身上,怕是走路也會力有不逮。

“初到亂世便有此敵手,也是老天看得起我,如果博得了孔明,這三國當中,倒還真冇有幾個可懼之人!”劉封心知本身與諸葛亮之爭,恐怕會貫穿好久時候,但到了此時,箭已上弦,不得不發。

一經扣問,到了孟瑤手中的銀錢,尚不敷以打造百件鎧甲,劉封聽罷,心中略顯絕望,現下諸葛亮已經入了新野,這四百親兵若不速速武裝起來,一旦產生戰事,恐會耗損過大,劉封心知劉備現有諸葛亮在側,極難再給其分撥士卒。

“那諸葛亮,恐不容我這義子之身,當今父親尚未起勢,需得早做籌算,儘快以這四百軍士立下功勞,不然必會被那孔明打壓,我觀當今情勢,曹軍不日便會攻向新野,若曹操儘力施為,新野必不成守,到當時,若仍然兵器不齊,鎧甲不敷,恐有所折損!”

推薦小說:

道堂 |  道心伏魔錄 |  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 |  超現實次元帝國 |  上天安排的最大啦 |  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