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封疆萬裡

第12章 初見孔明[第2頁/共3頁]

“若非子威相救,為父恐已遭不測,何罪之有?容先回了新野,再做籌算!”

劉備見二人對話,並未多想,隻覺劉封幼年好學,孔殷向從孔明出問了些許戰略,便也未多言。

初度相見,諸葛亮便給劉封如此一個軟釘子去踩,劉封心中頓時變肝火翻滾,即使心知不該如此時候便與其樹敵,然倘若任憑諸葛亮於劉備跟前消磨,劉封便是有不世功勞,也不堪其數句言語。

“此乃吾之義子劉封,年方十八,剛纔解蔡瑁之圍,便是子威之功,子威自歸新野,已是屢立奇功,智囊可重用之!”

諸葛亮聞言,雙瞳微微一縮,以其才乾,隻一聽便知劉封已然參透了他話中含義,於劉備身前有此一問,清楚乃是測其才乾,此事事關劉備安危,況劉封早已解了此局,此事不管孔明作何解釋,劉備皆會覺得不如劉封,隻會更以劉封為傲。

見禮過後,劉備便將新野世人一一引至孔明麵前,將其才調功勞略略說與孔明,顯是為孔明用兵之時好調派世人之用。

一念及此,諸葛亮又搖了數次羽扇,還是笑道:“此事既已得解,小將軍之計便是上策,縱再有十計,亦為下策,待用兵時,小將軍自會曉得孔明之能。”

劉備聽聞此言,手捋短鬚,淺笑稱是,以孔明之言,劉封年方十八便有封疆之資,劉備心中天然鎮靜,他收劉封為義子,乃是靈光乍現之行動,現在得諸葛亮此言,便是對其目光極其承認,劉備豈有不喜之理。

因而便心中一橫,上前一步,到了諸葛亮身側,抱拳言道:“劉封,謝智囊謬讚,然心中有一事不明,大膽請智囊明示!”

劉備這番言辭過後,世人便齊齊拜向孔明,孔明見此景象,便站起家來,一一行禮,劉封暗自觀察,隻見關羽張飛麵帶不忿之色,顯是對孔明並不佩服。

等劉封回府卸了鎧甲趕到議事廳,卻見劉備已然端坐於帥位之上,身邊添一長椅,椅子上亦端坐一人,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長髮束起,戴一紅色綸巾,身著青色長袍,端的是儀表堂堂,劉封心中稀有,此人便是劉備此後第一智囊,諸葛孔明。

“父親此言差矣,封並非想讓智囊以身犯險,父親莫非不知,那蔡瑁與荊州蔡夫人之親姐,便是沔南名流黃承彥之妻,那黃承彥便是智囊之嶽父,故封看來,智囊隻消走下車,以黃老之名說之,蔡瑁自退!”

“剛纔於朝陽縣郊,父親險被蔡瑁所獲,如果到了襄陽,則事危矣,封雖幸運趕到,然智囊恐早有智計可保父親安然歸於新野,封惶恐,望智囊明示,封尚且年幼,尚可學習一二。”

推薦小說:

暖婚100天 |  婚姻契約書 |  寵妻寶典1 |  天價寵婚:老公不可以 |  開局暴君,強娶夏美人 |  韓先生,我想請你結個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