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大周天下

第70章 縣君問對[第1頁/共4頁]

進了頭層院落,站在二院門外,那位有點老氣的縣吏笑道:“縣君自任本縣,除君家名流與袁、劉氏賢人外,從不在寓所見客。特彆是對本縣的吏員們,如有公事,皆在聽事堂訪問;若為私事,俱閉門不納,周君可謂是第一個被縣君請來住處相見的了!”

另一個縣吏較為油滑,岔開話題,笑道:“二君,不要感慨了,還是先去麵見縣君吧。”

周澈不急著入坐,先拜倒在地:“橫路亭父周澈,拜見縣君。”

正感慨間,先前的那兩個縣吏返來了,聞聲了他的話,一人問道:“周君為何慨歎?”

從縣衙官寺出來的時候,周澈並不悔怨,倒是代縣君送他的那位油滑縣吏有點為他遺憾,說道:“縣君要拔擢你為門下主記,周君卻如何回絕了?我知君有弘願,橫路雖好,隻要十裡之地,那裡能比得上幫手縣君,主宰百裡之縣呢?……,周君,要不你歸去再考慮考慮。”

縣吏寂然起敬,說道:“君不以亭部為輕,不以主記為重,言出必行,有始有卒,真古之矗立獨行者、今之豪傑之士也。”

說話的這個縣吏年有四旬了,語氣顯得有點老氣橫秋,周澈冇活力,恭謹應道:“是。”

“季智答曰:‘以我之見,鷹鸇雖威,不如鸞鳳之美’。”

這個三旬男人便是本縣的縣令,江夏安陸人,(今湖北安陸)姓黃名琰。

縣吏引著周澈進入“寺舍”,最早是淺顯吏員的住院,一間一間的單人房。

................

黃琰最早那句話本就是摸索他的,此時聽他照實相告,更加高興,笑道:“那鄉亭許陽倚仗陽翟黃氏為背景,夙來放肆鄉裡,惡名傳遍縣鄉。周君任職橫路,不到三個月,不但將本亭部管理得井井有條,並且能感化外亭豪強。……,周君可知,現在縣人都獎飾你有‘導人向善’的高貴品德!並誇獎你揚了周氏高名!”

……

聽事堂後是戶、法、決、倉、賊等等諸曹辦公的處所,又從中穿過,來到後邊。

“不知,請縣君示下。”

緊接著,周澈聽到了“啪啦、啪啦”的聲響。他微昂首,見正榻上跽坐了一個三十多歲的長鬚男人,未著官袍,穿戴玄色的便衣,頭上戴高冠,手中拿了一卷竹簡,剛放到案幾上。——那“啪啦、啪啦”的清脆響動,便是竹簡落在案幾上收回的。

“君之美意我心領了,但還是那句話:去亭部是我主動要求的,從就任到現在還不滿三月,桑苗、備寇諸事都隻是剛開了個頭,尚冇有掃尾,因為清貴的主記之職就將此職捨棄,倉促離職,既非‘義’,也有損賢人的教誨:‘有始者必有終’。……,且待澈將橫路管理穩妥,再說此事不遲。”

推薦小說:

三國誌係統 |  未婚小爸,被七個女兒團寵了 |  花叢兵王 |  抽屜裡的小戀人 |  婚姻時差 |  探罪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