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全史:全兩冊

六十二、還得老將出馬[第1頁/共4頁]

魏明帝因而命司馬懿帶領4萬人馬征討遼東,解纜前散騎常侍何曾發起,此次出征遼東有4000多裡,為確保萬無一失,不如派一名有才氣有聲望又虔誠可靠的重臣做司馬太尉的幫手,萬一有不測的事產生,不致群龍無首。何曾也是曹魏的“官二代”,他的父親是前太傅何夔,這番意義可做兩種解讀,一是這類超遠間隔的作戰的確得有所籌辦,萬一主帥身亡,雄師遠在數千裡以外,很輕易墮入群龍無首的地步;二是司馬懿以太尉的身份手握重兵,犯了所謂“五大不在邊”之忌,為了製衡,也應當派人在他身邊看著,以防反叛。

這些行動天然引發了群臣們的不竭進諫,但魏明帝彷彿鐵了心,底子不聽,不過他的脾氣還好,起碼比他父親好,言辭再狠惡的奏章,他也頂多歎口氣放到一邊,很少是以對大師免官降職。

公孫淵真會玩,但玩過了頭就要招禍。

到了景初二年(238)的正月,水患疇昔了,魏明帝決計再度討伐遼東。考慮到毌丘儉的資格和才氣確切弱了些,魏明帝決定另派一名得力的重臣去批示此次戰役,看來看去,隻要司馬懿最合適。

除了洛陽城裡的宮室,在郊野也修建了大量皇故裡林和射獵場,高柔上過一份諫章,據他的統計,此中有一個射獵場裡養著大小老虎600隻,狼500隻,狐狸10000隻。1隻老虎每三天就要吃1隻鹿,一年就是120隻,餵食600隻老虎得另養72000頭鹿才行。

本來,遼東郡的計吏剛好這時從洛陽返來,他體味洛陽的環境,向公孫淵陳述說這些使者都勇力超群,不是普通人,此中有個叫左駿伯的人更非常了得,言下之意是,魏明帝派這些人來明為加官授爵,實在是來履行“斬首行動”的,公孫淵向來多疑,聽完大怒。公孫淵派了步兵和馬隊把學館重重包抄,以後纔出來受拜,完事以後又對二位使臣惡言惡語一番。傅容、聶夔受此大辱,歸去後就向魏明帝告了狀。

孫權清算不了他,不料味著就能高枕無憂了。傅容和聶夔受命出使,又送官又送爵,本應好吃好喝好接待,但這二位也跟孫吳使者一樣差點回不去。到了遼東,他們被安排在學館裡,連續幾天冇見公孫淵來受拜,環境非常非常。

魏明帝又問,如果公孫淵曉得雄師來討伐,他會如何應對,司馬懿為公孫淵製定了上、中、下三策:“我如果公孫淵就棄城逃脫,這是上計;占有在遼東以拒雄師,這是入彀;坐守襄平而困守,是下計,必定被擒。公孫淵如果能審時度勢,考慮彼我實際,從而有所捨棄,這是高超的做法,但公孫淵做不到,他會想我們長途而來,陣勢孤遠,後勤補給困難,加上此前新勝,以是會有幸運的心機,臣猜想他會先拒遼水,再守襄平,也就是自尋下策。”

推薦小說:

斯萊特林的新晉學員 |  神瀾奇域無雙珠 |  釋靈陰陽錄 |  星海之主1 |  九宮渚的異聞簿 |  直播之異星冒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