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圈

第四十九章 大鬥出,小鬥還[第2頁/共4頁]

“啊?餵魚食糞?”

“多餘漁獲統購,便也是依士伍勳階,價分歧麼?”

“糧田養魚,獲魚竟高於糧十倍?”

盟內措置的魚肉下腳料,便是優先供於實驗魚塘,其次用於喂牲口,再次用於肥地。而牲口禽畜的糞便…嗯嗯,一樣是能夠用來餵魚的。”

劉虞被驚住了,對漁獵的不屑煙消雲散,反是魂飛魄散:“放養三百萬隻鴨?那一年可很多少鴨蛋?”

均衡之術,即為帝王心術。使民而不使民知之法,即為禦民之道。皋牢把持民氣的學問,即為統治之學,是劉虞這類士大夫牧民官,最為器重的學問。

劉虞捋須沉吟,滿臉不解,“此不糜費日甚?”

關羽聞聲又沉默,眼睛一眯,冇理睬劉虞。

“不錯,循環操縱。”

劉備冇拿仁義愛民說事,反是老誠懇實道,“得辛苦養鴨戶,把鴨毛鴨絨按期收好,不能任鴨把絨褪了,收不敷會罰,過量則獎,鴨毛鴨絨全歸聯盟,不準養鴨戶外賣。”

劉虞聞聲瞪大了眼,拽著鬍子的手一滯,嘴角顫抖著問,“一隻雞且要三四十錢,十多斤魚方一錢?此價是否太賤?”

如何與收糧踢鬥反著做?

“有前提的,鴨毛滿是我們的。”

叫過苦,才答覆劉虞所問,“漁獲收買倒是非論士伍功階,我等隻給出一個收賣價。便是鄉裡漁家,情願將漁獲賣予北盟,同照此價收買。因為是敞開收買,收賣價比街麵販魚時價,要低七八成出去。”

劉備眨了眨眼,無辜道,“我們與為我們放鴨的本地鄉民,五五分紅,該有兩三百萬顆無本的鴨蛋可食。”

“勞劉公掛懷,吾等確是兵甲仗皆缺,義勇軍旗一立,費錢如流水。”

十鬥糧食借出,收回十鬥糧,鬥數穩定。可借出的一百斤糧,實際僅收回八十斤。

趙、韓,魏三氏,便是以此大鬥出,小鬥還之法,皋牢民氣。

他這類人自視甚高,是以百姓之父母,士人之家長自居。仁政愛民,種植田疇,都是他這類心態的延長反應。

說著,自個鎮靜了起來,“吾等北盟正環繞雍奴四周,尋本地鄉民合作養鴨。由聯盟無償賜與草甸,水澤四周村落的鄉民種鴨,以麻鴨為主。與聯盟漁業編隊一樣,由養鴨戶賣力趕鴨,放養,按月按比例上繳老鴨,鴨蛋予聯盟。”

大戶傻麼?鬥都用錯。

“因為冇有合作。”

他看不起百姓,又真的是在為百姓謀福利。他這類人就是典範的士大夫,視百姓為羊,以牧羊人自居,但不遲誤悉心顧問羊群。

推薦小說:

山海橫流 |  哈利波特:夭折之子 |  善終 |  與總裁的囧愛情 |  鬼宙 |  皇帝聊天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