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當空照中華

第七十八章 沿邊屯墾[第1頁/共4頁]

後代河北昌隆、承德、隆化等地人丁麋集、工農業生長也很不錯,申明這片地區還是很有生長潛力的。

崇禎天子聽了這話,看著吳惟英說道:“既然如此,吳愛卿有何設法,一併說來聽聽吧。”

張惟賢彙報的內容,與崇禎天子當日所說大抵無異,隻是肯定了幾處榷場的位置,恰好一併叨教。

“臣覺得,現在諸部溫飽,陛下恩準開邊互市之際,也可招募諸部情願歸附者,南下沿邊安設,或轉牧為耕,或征募為軍,以屯墾之糧,調換諸部之牛羊馬匹,各得其利,則不相害。若陛下擔憂更北部諸族南下襲擾,臣請重開塞北沿邊諸衛,營州、開平、東勝、大安、會州乃至大寧。陛下重開邊門,聽憑關內流民前去屯墾,所開荒地,皆歸其自有,朝廷發賜與農種耕具,而不取任何賦稅。臣覺得,久而久之,關內失地流民,必定會如同湧向京畿一樣,流向塞北沿邊之地。”說到這裡,在坐諸臣都是看向天子。

崇禎天子還在思慮利弊間,隻聽李國鐠說道:“塞北沃野萬裡不假,稼穡院番外作物良種,想來也能移種塞北,但現在塞北諸衛之地空置多年,塞北諸部多有侵犯,我大明如果重開塞外之地,恐怕不免會與塞外諸部牴觸,若塞外諸部襲擾,若那邊之?再說塞外苦寒,願往屯墾之民必少,朝廷旨意既下而民不肯往,徒損朝廷顏麵。臣請陛下三思。”

設立理藩院的事情議定三天以後,英國公張惟賢帶著恭敬侯吳惟英覲見。因為這個事情繞不開內閣和禮部,以是崇禎天子也傳了正在忙著與三法司集會重審梃擊案、紅丸案的李國鐠,以及忙著籌辦崇禎元年恩科事件的徐光啟。

這時,崇禎天子又看了看吳惟英,然後說道:“本日起,命恭敬侯吳惟英以理藩院院使,兼任軍機處左參議,參議軍機。”吳惟英趕緊領旨謝恩。

比及李國鐠、徐光啟都到齊了,崇禎天子讓王承恩到武英殿軍機處,傳來了張惟賢和吳惟英。

近年來,因為蒙古各部持續式微,氣力大不如前,是以大明朝的北部邊陲才略微安寧下來。如果因為大量移民塞外,而引發塞外蒙古諸部的戒懼,使得他們大量投奔後金,那可就糟糕了。

對於天子藉著塞外諸部請賞的機遇,設立理藩院,專管大明周邊藩屬外族朝貢封賞等一應交通貿易事件,李國鐠和徐光啟當然都是同意的,他們作為閣臣的視野,畢竟分歧於普通的朝臣,至於天子此舉是不是分了內閣的權,這兩個夙來公忠體國的人,也完整不在乎。畢竟內閣也不是自家的內閣,而是天子的內閣,孰輕孰重、孰大孰小,作為閣臣的他們,還是能夠分得清楚的。

推薦小說:

老兵新警 |  龍刃 |  全靠撿個媳婦逆襲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官場硬漢 |  快穿之炮灰不傷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