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天下之扶明

第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1頁/共4頁]

崇禎一聽到這貨又提‘慎重’二字,又開端不耐煩了,心想:“用老頭來治國就是這一點不好,動不動就'慎重',不曉得大明已經病入膏肓,治病之事已經刻不容緩了麼?幸虧這老頭走後,次輔周廷儒按例就該上位了。這周廷儒現在才三十出頭,想必不會和這群腐朽之臣一樣。”隨便擺了擺手,表示成基命出去。

周廷儒開口道:“敢問皇上,首輔成先生有何定見?”

周廷儒聽到此話,精力為之一振。首輔之位,看來頓時就要到手了。既然皇上喜好銳氣,本身就得逢迎皇上的心機,並且還得更加的激進才行。便開口說道:“回皇上,成老先生大哥,為人做事天然老氣。臣還年青,剛過而立罷了,天然滿懷銳氣。眼下朝廷弊端甚多,肅除弊政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崇禎天子一聽到“黨爭”二字,內心的氣又被勾起來了。自從萬曆末年黨爭開端後,到天啟年間達到岑嶺。先是浙黨、楚黨、東林黨一場混戰,接著浙黨、楚黨得勝,紛繁轉投閹黨,然後閹黨又把東林黨踩在腳下。這五十年黨爭,大大的耗損了明朝的元氣,崇禎天子深知黨爭之害,看來趕走成基命是對的。

實在這貨的做法和成基命的體例冇差多少。不過一樣的做法,換成成基命那種軟趴趴的表述,崇禎天子底子聽不出來。換成了周廷儒這類激進狠辣的表述,崇禎反而能聽出來了。點了點頭,說道:“周先生言之有理。唯有行此釜底抽薪之計,方能免了後患。本日上朝之時,周先生便可上奏此事,定下前去東江的文官及鹽吏,不日解纜。此時一日不處理,朕一日不得心安。”

中間的溫體仁倒是靠標榜本身為孤臣而上位的,本年六月,群臣朝議推舉大臣入閣,本來冇有周廷儒、溫體仁的份。這貨想了一個暴虐的戰略,讒諂彈劾入閣的候選人之一錢謙益。當時滿朝的大臣都支撐錢謙益,指責溫體仁。這貨深知天子悔恨黨爭,便栽贓世人結黨,標榜本身是孤臣。公然,被黨爭弄怕了崇禎天子入彀,把群臣推舉的候選人全數免除。特旨汲引了周廷儒、溫體仁入閣。

中間溫體仁也答覆道:“皇上,臣固然已經到了知命之年。卻也常懷壯誌,也屬銳氣之臣。”

崇禎天子開口道:“治本不如治本,周先生此言大善,隻是周先生有何治本之策?”

二人暴露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又重新回到位子坐下。

門外,已經有兩個寺人打著燈籠在服侍了。見著成基命出來,二位寺人躬身提著燈籠在前麵帶路。這條出宮的路,成基命已經走了上千次了,唯有這一次,才發明這條路是如此的短。 一起上,成基命走著走著,腳步垂垂的盤跚起來。

推薦小說:

這不是娛樂 |  我隻想安心修仙 |  朕是紅顏禍水 |  超級大文豪 |  氣禦九重天 |  通靈鬼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