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行

第十二章(55)話不投機[第2頁/共3頁]

汪少卿嘲笑了兩聲,仰起脖子把盞裡的殘酒一飲而儘,哈著酒氣說:“發還農戶?分彆職田?一一哈,哈哈……”他把酒盞重重地壓在桌案上,問道,“田大人,你瞧瞧我,我在京十七年了,至今還是賃屋而居,身邊除了兩個幫手的親戚以外,連個侍從的家人也請不起。依你之見,我在故鄉有多少地盤田畝,家中又有多少丁口?”

這個事情田岫還是比較清楚的。她慎重地說:“隱戶要重新造冊登記;清查出來的詭田,能說清來源的會發還給農戶,說不清的會錄入官中作為官田,今後或許會劃爲官員的職分田。”這是她從彆人那邊傳聞的;傳聞是宰相公廨幾次籌議以後得出來的成果。她感覺,這類措置的體例還是比較安妥的,一方麵安撫了莊戶,另一方麵也照顧了官員的情感,至於那些窩藏丁口藏匿田畝的人一一哼,該死他們受磨難!

他要說的,就是廣受朝野詬病的“清查隱戶詭田”!也不知張樸和朱宣他們究竟想做甚麼,竟然鼓搗出這麼一個爛主張。隱戶詭田的事情由來已久,起碼在憲宗年間,就有了這類說法。但起首要搞清楚,這些隱戶他們隱去那裡了,那些詭田又藏匿在那裡?答案是甚麼,大師內心都明白:還不都是在鄉紳手裡嘛!那麼,現在朝廷要清查隱戶詭田,到底想要做甚麼?這是要清查流民地盤呢,還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倘如果後者的話,那就不消題了。史乘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明白,沛公厥後安然無恙,還改了個名字喚作劉邦;舞劍的項莊卻死在烏江邊上。如果前者的話,那他就想問一問兩位宰相,清查以後呢,朝廷籌算如何做?

見她知錯即改,汪少卿臉上暴露高興的笑容。他嘴裡嘟囔著不如何清楚的酒話,又去摸酒壺,手都搭住酒壺了,俄然想起來一樁事。他的神采頓時就充滿了陰霾,憂心忡忡地說:“哎呀,我健忘了,應縣伯是實封的爵祿,還是上柱國,他大抵不會屈尊來做太史令……”但他轉眼又歡暢起來。“田大人,我記得,朱相國事你的教員,是吧?要不,你在朱老相國替我們美言幾句?隻要能使應縣伯承諾出任太史令,我們太史寺高低都欠你一份情麵!”

“嘖,”汪少卿這才發明,本身隻顧著攛掇田岫去把商燕山弄來太史寺,卻渾然健忘了衙門裡另有一名太史令。他扶著空酒盞,憂愁地思考著,妄圖找出一個分身其美的體例。

推薦小說:

重生七零小撩妻:首長,借個種 |  網遊之近戰法師 |  貼身高手 |  都市絕代醫神 |  粉黛紅牆 |  暗香浮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