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

第16章[第1頁/共4頁]

天下吏人,素無常祿,唯以受賕為生,常常致富者。熙寧三年,始製天下吏祿,而設重法以絕拜托之弊。是歲,京師諸司歲支吏祿錢三千八百三十四貫二百五十四。歲歲增廣,至熙寧八年,歲支三十七萬一千五百三十三貫一百七十八。自後增損不常,皆不過此數。京師舊有吏祿者及天下吏祿,皆不預此數。

淮南漕渠,築埭以畜水,不知始於何時。舊傳召伯埭謝公所為。按李翱《來南錄》,唐時猶是流水,不該謝公時已作此埭。天聖中,監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鑒始議為複閘節水,以省舟船過埭之勞。是時工部郎中方仲荀、文思使張綸為發運使、副,錶行之,始為真州閘。歲省冗卒五百人,雜費百二十五萬。運舟舊法,舟載米不過三百石,閘成,始為四百石。厥後所載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餘囊,囊二石。自後,北神、召伯、龍舟、茱萸諸埭,相次廢革,至今為利。予元豐中過真州,江亭後糞壤中見一臥石,乃胡武平為《水閘記》,略敘其事,而不甚詳具。

發運司歲供京師米以六百萬石為額:淮南一百三十萬石,江南東路九十九萬一千一百石,江南西路一百二十萬八千九百石,荊湖南路六十五萬石,荊湖北路三十五萬石,兩浙路一百五十萬石。通餘羨歲入六百二十萬石。

官政二

國朝初平江南,歲鑄錢七萬貫。自後稍增廣。至天聖中,歲鑄一百餘萬貫。慶曆間,至三百萬貫。熙寧六年今後,歲鑄銅鐵錢六百餘萬貫。

國朝茶利,除官本及雜費外,淨入錢禁榷時取一年最中數,計一百九萬四千九十三貫八百八十五,內六十四萬九千六十九貫茶淨利,四十四萬五千二十四貫六百七十茶稅錢。互市厥後,取一年最中數,計一百一十七萬五千一百四貫九百一十九錢,內三十六萬九千七十二貫四百七十一錢茶租,八十萬六千三十二貫六百四十八錢茶稅。本朝茶法:乾德二年,始詔在京、建州、漢、蘄口各置榷貨務。五年,始禁私賣茶,從不該為道理重。承平興國二年,刪定禁法條貫,始立等科罪。淳化二年,令商賈就園戶買茶,公於宦海貼射,始於貼射法。淳化四年,初行交引,罷貼射法。西北入粟,給交引,自通利軍始。是歲,罷諸處榷貨務,尋複還是。至鹹平元年,茶利錢以一百三十九萬二千一百一十九貫三百一十九為額。至嘉祐三年,凡六十一年,用此額,官本雜費皆在內,中間時有增虧,歲入不常。鹹平五年,三司使王嗣宗始立三分法,以非常茶價,四分給香藥,三分犀象,三分茶引。六年,又改支六分香藥犀象,四分茶引。景德二年,許人入中錢帛金銀,謂之三說。至祥符九年,茶引益輕,用知秦州曹瑋議,就永興、鳳翔以官錢拉攏客引,以救引價,前此累增加饒錢。至天禧二年,鎮戎軍納大麥一鬥,本價通加饒,共支錢一貫二百五十四。乾興元年,改三分法,支茶引三分,東南見錢二分半,香藥四分半。天聖元年,複行貼射法。行之三年,茶利儘歸大商,宦海但得黃晚惡茶,乃詔孫奭重議,罷貼射法。來歲,推治元議省吏、計覆官、旬獻等,皆決配沙門島;元詳定樞密副使張鄧公、參知政事呂許公、魯肅簡各罰俸一月,禦史中丞劉筠、入內內侍省副都知周文質、西上閣門使薛昭廓、三部副使,各罰銅二十斤;前三司使李諮落樞密直學士,還是知洪州。皇祐三年,算茶還是隻用見錢。至嘉祐四年仲春五日,降敕罷茶禁。

推薦小說:

快穿攻略:萬能女配NO.1 |  妖孽下山:無敵後,禍害師姐去了 |  絕世煙華:傾城嫡小姐 |  聖域最強裝逼王 |  總裁敢離婚試試 |  星辰如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