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七十二章 簡在後心[第2頁/共4頁]

因而將剩下的五小我分為三等,景壽以歸正的功績,邀得豁免,不再加罪;穆蔭、匡源、焦佑瀛,撤職永不敘用;杜翰則定了放逐,發往極北苦寒的烏蘇雅裡台。

接下來,終究輪到阿誰五品的佐領關卓凡了。為了酬謝他的迭立大功,恭親王把本來留京的麟魁,從步軍衙門調上刑部,為的是給關卓凡騰出一個右翼總兵的位置。

(感謝生命的評價票,感謝譚譚的評價票和chayexs..chayexs.更新票,感謝順順的打賞。)</dd>

跪在前麵的文祥,看出恭親王的難堪,開口替他得救:“啟稟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步軍統領衙門,事關京師安危,非得有一個熟稔京師防務,慎重老道的人來主持。臣等商討過,感覺以瑞常來調補,最是合適。關卓凡忠勇有加,隻要略加曆練,天然會有大用之日,求兩位太後明鑒。”

“謀反之罪,不在議親議貴之列!不然……”前麵的話冇有說出來,但兩宮太後已經明白了。能矯詔竊政的,本來就非親即貴,如果一個平頭百姓,約莫也輪不上他來“謀反”。在如許的景象下,如果還要“議親議貴”,那就即是說連“謀反”的大罪都能夠悄悄放過,何故收震懾之效?

“關卓凡立下的大功,我們姐妹倆,可都是親眼瞥見的,”聽了恭王的話,慈禧先看了慈安太後一眼,才緩緩對恭王說道:“六爺,我想賞功罰過,總要讓人能心折口服纔好,這個關卓凡的賞格,是不是能夠再考慮一下?”

“是,請兩位太後示下,加一個甚麼銜頭?”

其次是曹毓英,除了進入軍機以外,還賞了左都禦史的頭銜,總領柏台。

“他是杜徒弟的兒子。”恭王輕聲說道,兩位太後得了這一個提示,不作聲了。

殺肅順,在慈禧太後看來,是大快情意之事。肅順當時在熱河放肆不臣,斷絕宮禁,逼得兩宮昂首認錯的景象,她至今想起來,仍然是恨意充斥。但為了表示對恭王的尊敬,她還是問道:“照法規的話,他們三個,該得個甚麼罪呢?”

太後做如許的表示,恭王天然很欣喜,說:“不敢,臣必然極力。”

第二件事,是議定八位顧命大臣的罪名。既然案子是對比謀逆來辦的,那麼領頭的肅順、載垣和端華,就絕無活命之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景壽,也該各有應得之咎。

推薦小說:

大明:開局三千龍騎,震驚老朱 |  重生:無限生存遊戲 |  絕聖道尊 |  壓你上了癮 |  航海曆險記 |  規則怪談:我為大夏玩爆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