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1.149 厲兵秣馬[第1頁/共3頁]

劉備悄悄走出版房。環顧著邑中風情,內心忽生出一絲眷戀不捨。

此,不正如光武舊事。

蓋因大彆山區,河道浩繁,乃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江淮之間,今為蠻荒之地,故而時下此地生活著九江蠻、廬江蠻、江夏蠻等諸多蠻族。《魏書·蠻傳》:“(蠻)在江淮之間,依托險阻,部落滋蔓,佈於數州。東連壽春,西通上洛,北接汝、潁,常常有焉。其(蠻)於魏氏之時,不甚為患,至晉之末,稍以繁昌,漸為寇暴矣。自劉石亂後,諸蠻無所顧忌,故其族類,漸得北遷。陸渾以南,滿於山穀。”

話說,建寧初“九江山賊起,連月不解。三府上(陽)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陽)球到,設方略,凶賊殄破,收郡中奸吏儘殺之。遷平原相。”陽球安定九江這才疇昔幾年,現在又反。如此幾次,朝廷空花賦稅,匪患始終難除。

得此書,何愁南蠻不破!

武帝征服百越後,曾將東越、閩越遺民遷徙到江淮地區。後徙於江、淮之間的越人苗裔,經常背叛。時稱‘廬江賊’、‘九江山賊’,與‘江夏蠻’相連接,且與江南諸郡之‘山越’連成一片。時下,江淮以南的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鄱陽等地,均有‘山越’蜂起。

母親說男兒誌在四方。

奸吏暴徒要殺。叛蠻賊酋亦要儘數誅殺。如此恩威並重,才氣震懾蠻族,亦令漢人佩服。

蠻民的葬俗,也與漢人有異。“始死,即出屍於中庭,不留室內。斂畢,送至山中,以十三年為限。先擇穀旦,改入小棺,謂之拾骨。拾骨必須半子。蠻重半子,故以委之。當葬之夕,半子或三數十人,集會於宗長之室,著芒心接籬,名曰茅綏。各執竹竿,長一丈許,上三四尺許,猶帶枝葉。其行伍前卻,皆有節拍。歌吟叫呼,亦有章曲。”葬時以笄向天,謂之刺北鬥。相傳盤瓠初死,置於樹,以笄刺其下,厥後為象臨。又據《南齊書·蠻傳》:“蠻,種類繁多,言語不一,鹹依山穀,布荊、湘、雍、郢、司等五州界。”

提到前次安定九江的陽球,今乃為平原國相。陽球曾被司徒劉寵招募為屬官,上任九江亦是劉寵所薦。有提攜之恩。現在劉司徒乃是樓桑學壇四大儒之一。劉備何必捨近求遠。這便拜見劉寵,細說南下平亂諸事。

秦滅楚,建九江郡。治壽春,是以地有浩繁水澤而得名‘九江’。秦末漢初之際,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廬江、豫章二郡,九江郡範圍大大縮小。今屬揚州,壽春為州治。九江郡改治陰陵。

推薦小說:

全球冰封:狂花十億美金,我打造最強安全屋 |  最強騷操作 |  絕世劍皇 |  施法諸天 |  最強贅婿1 |  漫威世界的法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