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可能之門

第四章 來信[第2頁/共3頁]

董安溫馨靜地聽著,等著他的下文。

董安安收到了一封信,這冇出處的一封信,把她的全數打算全數攪亂了。

這些計算要歸功於當時不久前在統計與概率等範疇的幾項衝破。此中之一是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的大數法例(Law of Large Numbers)。伯努利以為,固然某些單一事件(比方某小我滅亡)難以精確瞻望,但隻要有了很多近似事件,用均勻成果來瞻望就能相去不遠。換句話說,固然麥克勞林冇法用數學瞻望韋伯斯特和華萊士是不是來歲就會過世,但隻要有充足的數據,他就能奉告韋伯斯特和華萊士來歲很有能夠有多少位蘇格蘭長老教會牧師過世。榮幸的是,他們手上已經有現成的數據。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在50年前就已經頒發相乾統計表,恰好派上用處。哈雷闡發了德國佈雷斯勞市(Breslau)的1238份出世、1174份滅亡記錄,讓我們看到某個20歲的人死在某一年的概率是1∶100,而50歲的人則是1∶39。

貝克爾曼歎了口氣,“你還是對所謂的羅馬騎士會念念不忘,你可曾想過,實在你一向都以為本身是個有故事的人,可誰又是冇有故事的人呢?”

“能夠是歐洲吧,西班牙,有一些線索,我想去考證一下。”

“你要去那裡?”

“1744年,亞曆山大・韋伯斯特(Alexander Webster)和羅伯特・華萊士(Robert Wallace)這兩位蘇格蘭長老會教士籌算建立一個壽險基金,為神職職員的遺孀和孤兒供應補助。他們建議教會的每一名牧師都將支出撥一部分進入基金,基金用這筆錢處置投資。如果牧師過世,遺孀就能從基金的贏利中獲得分紅,她的餘生也有了保障。但是,他們必須先曉得基金範圍多大才充足完成這類目標。韋伯斯特和華萊士必須瞻望每年約莫會有多少牧師過世、留下幾位孤兒孀婦,以及這些孀婦在丈夫過世後還會活幾年。

推薦小說:

總裁的不乖妻 |  宰執天下 |  詭異降臨:我在詭異世界無敵了 |  影後的馭夫秘籍 |  傻仙丹帝 |  九萬年義務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