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五節 神話的破滅[第3頁/共3頁]

粉盒,每個白銀十兩。

蕭子山見這買賣要談不下去了,猜想本身這邊的估計有誤,便拱手道:“我等久居外洋,貴處的行情並不曉得,還請高老爺見教。”

倒是不如何起眼的塑料小粉盒,纔對了明朝販子的胃口,可見做買賣到甚麼時候都不能想當然。蕭子山便問起這廣州的海貿之事,趁便套問下對方對本身的商品的觀點。

小刀,每把五錢。

高老爺最感興趣的就是那粉盒裡的鏡子,他說這東西偶爾也有佛郎機人販來,大鏡可價達數百兩,他們的小鏡子固然小了點,卻比西歐來的鏡子清澈透亮很多。如果能有尺寸更大的,代價好說。至於那“軟瓷”--密胺的碗碟,論到質地手感斑紋,都冇甚麼出奇的,隻是幸虧簡便不碎上。“軟玻璃碗”,也就是塑料飯盒,固然不碎,但是比起玻璃碗又不如它晶瑩剔透。至於塑料雨衣和小刀,在高老爺看來不過是些玩物。

“這是我們的貨樣。”蕭子山輕聲說著,從揹包裡一一取出物件來。

“我等確是有一些貨色想來販售,隻是初來乍到,不明路子……”文德嗣故作難堪狀。

言談裡高老爺也多方摸索,問及澳洲的風土情麵。蕭子山隻是對付,隻說本國尚藍,海內多能工巧匠善,多奇巧之貨,以工商立國,國人好空談,每以項目自主一黨,鼓吹談吐。然烏合瓦聚,光陰稍久自消解。問及國主何許人也,乃雲國有一主,號為“八尺”,下有權相,掌軍機民肇事,號“小米”,國中不管貴賤,都佩服於神使名喚“啊大米”者。聽得高老爺嘖嘖稱奇。

塑料飯盒,每個三兩。

一起說來,三人早把不要喝茶的警戒忘得乾清乾淨,起家告彆的時候,連茶汁都飲乾了。這使高舉高大老爺在內心鄙夷了他們一把。行前便談妥了買賣,“澳洲海商”們三天後供應第一批貨色,還承諾多帶一些別緻之物過來。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

推薦小說:

幻視顛峰 |  重生逆襲之路 |  痞子仙尊 |  國戰1573 |  莫笑桃花太多情 |  我有一棵神仙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