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還我河山

第77章 整編(2)[第2頁/共3頁]

而自家這位師爺所設置的體例,不但是人數增加了,僅從職員配置上來看,各種兵器裝備需求也大量增加,火力遠強於現在的步兵團,根基和五年後在德國軍事參謀建議下建立的一個德式標準步兵團的體例根基近似了,獨一不一樣的能夠就是少了個步虎帳多了一個直屬大隊。

至於說這個直屬大隊,很有能夠,就是今後的團屬特種大隊的雛形吧!這彆說現階段的國軍了,就是今後和天下頭號軍事強國在朝鮮打了個平局,在麥克馬洪線把號稱天下第二的阿三打了個全軍淹冇的束縛軍,也是在軍事鼎新數十年以後纔在每個野戰團插手了團屬特種軍隊這一觀點。

“團座,我感覺我們還是應當以三個步虎帳為好,俞連長所說的阿誰直屬大隊僅配屬兩個步兵連,做為營級範圍稍小,但做為連級又稍大,戰時不好安插作戰任務。”遲大奎深思半晌,發起道。

隻要團座批了。

連續串令人暈頭轉向的數字,俞獻誠倒是如數家珍。就算先前對劉浪如此正視俞獻誠懇裡還稍有不滿的趙二狗,這會兒也是大為佩服,再無半點兒牢騷。

剛纔俞獻誠所說的團級體例可不是跟他說的一樣是按照現在的軍隊體例來的,現在是1932年,名義上同一天下的南京中心當局實在間隔真正的同一天下另有很長的路要走,倘使冇有五年後日寇悍然全麵入侵中原的話。國度冇有實際同一,軍隊方麵也是派係林立,從桂軍、晉軍、東北軍到中心軍,不但是番號亂七八糟,各軍隊的體例也是各用各的。

“當日的葉挺獨立團所部,是由三個營,兩個直轄隊共2100餘人構成,但那是因為特彆的北伐戰役期間,以是職員設備都有極大的困難,和現在不成同日而語。以是根據我國軍現在團級體例,我假想以下:

先前發言的這小我他也曉得,叫梁文忠,保定陸軍軍官黌舍畢業,本年28歲,參軍六年,擔負過排長四年,連副兩年,算是這批軍官裡除了俞獻誠以外經曆最優良的一個了。

彆說這一個團總計3000人的體例安排,就是一個幾十人的排,趙二狗剛纔邊聽俞獻誠說邊掰動手指頭算,都還算明白。

一個營都得25名軍官?要曉得這兒加上劉團座也統共才33人,貌似營連以上的官職缺額很嚴峻啊!

起碼麵前的這番中規中矩的建議表現出了梁文忠的不俗,他的話裡可不但僅是像他說的那樣將獨立團從蘇聯的“三三”製改成當前西歐式的大步兵製,劉浪乃至聽出了他隱晦的提示本身有兵有槍才氣有在當前險惡環境下存活下去的但願。

推薦小說:

不能修仙的我隻有去培育魂寵了 |  戰國趙為王 |  招魂之奇案卷宗 |  足壇大魔王1 |  第七種生命 |  掌印蒼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