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女人

長恨如歌[第3頁/共3頁]

直到1927年北伐戰役勝利前夕,不管是驚濤駭浪,還是風和日麗,陳潔如始終伴隨在蔣介石的身邊,共同經曆磨難與光榮,不離不棄。陳潔如的文明素養較高,足以遊刃不足地應對各種交際場合,在同蘇聯參謀來往時,更是蔣介石帶在身邊的翻譯。這時的陳潔如,獨享“蔣校長夫人”、“蔣總批示夫人”、“蔣總司令夫人”的頭銜,風景一時無兩。

在美國的五年裡,陳潔如苦修英文、養蜂和園藝,並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誨學院獲得了碩士學位。五年後,她踐約回到中國,獨安閒上海的老宅裡過著深居簡出的餬口。“人麵不知那邊去,桃花還是笑東風。”他們的愛情始於此,也結束於此。

再堅毅的誓詞在政治麵前也不過是鏡花水月罷了。1926年,呈現在蔣介石日記中的字眼,多是陳潔如不知治家,教子無方,奢糜趨俗,招搖敗名,等等。而他是如許描述宋美齡的:“上午,往訪美齡;下午,美齡將回滬,心甚依依。”實在,欲加上罪,何患無辭呢?愛與不愛,隻在心底的一念之間。

1926年底,蔣介石初次向陳潔如攤牌。“避開五年,讓我娶宋美齡,獲得不睬漢口,持續推動北伐所需求的幫手。”並承諾,五年後與陳潔如規複婚姻乾係。蔣介石的一番話對陳潔如來講不啻於好天轟隆,她悲傷地單身返回上海的家中。

同年的8月14日,蔣介石護送孫中山回到上海。在鬼門關走了一圈的蔣介石再見陳潔如時,不免悲喜交集。經曆了存亡一線,兩人再見已恍若隔世,豪情突飛大進。

人間的芸芸眾生皆有定命。1949年蔣介石敗北來到台灣,平生再未回到大陸,也是應了他當初許下的誓詞。1961年,經周恩來親身批準,陳潔如移居香港。1962年,蔣介石派戴安國捎給陳潔如一封親筆信。他在信中說:“疇昔日風雨同舟的日子裡,所受照拂,何嘗斯須去懷。”此時的蔣介石,也已經是一名七十多歲的白叟了。在回顧舊事時,想必他的內心裡也對這個女人充滿了虧欠。如此情真意切的一番言語,應是陳潔如淒清孤楚的日子裡,最好的安撫了。

推薦小說:

末日危機:我覺醒了超級血脈 |  極品吹牛係統 |  首富小村醫 |  這個總裁有點壞 |  買個手機通位麵 |  掃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