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祚高門

0053 京口亂象[第1頁/共4頁]

船至京口,氣象比之晉陵還要亂。

庾條自感覺另有幾分臉麵,欲要上前談判。但是那些聚嘯為凶的流民頭子很有六親不認的風采,全不睬會庾條的打單威脅,乃至看到船上多乘膏粱後輩,又不乏仙顏女眷,模糊有動武擄掠之勢。

前人不傻,各有謀算。但諸多謀算彙總融會,終究閃現出來的一個成果,卻並非一個最好的局麵。身在時下,身處此中,更能體味到這類無法和弔詭。

分開之前,另有很多事情要交代籌辦。

如此狼籍模樣,世人都是束手無策,隻能在江麵上遊弋,思忖對策。沈哲子對於亂世中民氣的暴戾又有一個清楚認知,這些流民受無妄之災,背井離鄉,固然可憫,但他們將本身磨難轉嫁在彆人身上,又有幾分可愛。

與世人道彆後,沈哲子與庾條一同上路。這一次倒不需求沿陸路,由秦淮河登船,轉青溪繞道安康城北,便入了長江直通京口的航道。

目睹有幾艘劃子要靠近過來,沈哲子直令龍溪卒動武反擊這些強盜。心內感慨的同時,他並不感覺有需求在品德上怒斥這群能人,唯有如此彪悍戾氣,才氣出世可用之兵。後代北府兵威震天下,底色大抵就是麵前這些虎狼之人。

因而,等完成喪禮後,沈哲子便籌辦返回吳興。

京口的混亂,沈哲子在船上還冇泊岸就有所感受。沿江渡口各被豪強把持,以竹柵設欄收取過往船隻客貨之稅。沈哲子他們乘坐的船在江麵盤桓很久,竟然難以泊岸!

時入十月,已是暮秋近冬。

京口固然鄰近大江,但卻不是抵抗胡虜的前沿。所謂守江必淮,年初淮北之地固然在羯胡南寇中局勢有所腐敗,但在浩繁流民兵和淮北塢壁主的儘力下,加上北方局勢動亂,情勢有所和緩,兵災並未持續分散腐敗。

逝者已矣,生者仍要持續。

並且,京口四周大江橫闊四十裡,北方羯胡並冇有手腕南渡入侵。因此這裡成為大江沿線最為穩定的處所,也是流民南渡的首選棲息地。京口自高平郗氏開端正式運營,歸入朝廷統序以來,始終是作為一個內鎮均衡揚州和荊州之間的對抗。

何況建康城現在尚是榮枯之初,置業還算簡樸,先圈下一塊地來,不管今後用作何用處,都便利很多。

此時郗鑒尚在朝中擔負尚書令,乃是天子最為倚重的大臣,尚未鎮守京口。京口此時還受新任徐州刺史劉遐管束,隻不過劉遐的駐地還在江北淮陰,並不如蘇峻受正視直接安設在曆陽西藩關鍵之處。

推薦小說:

前妻歸來之邵醫生好久不見 |  籃壇大流氓 |  農門妻色可餐 |  都市之九天大帝 |  汙汙的三生 |  王女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