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指南

第1章 瓷器述要[第2頁/共8頁]

釉汁中凹而縮者,曰棕眼,亦曰發眼;淺大而津潤者,曰橘眼;隱含斑點而不凹下者,曰犀塵;點形較大而微發老米色者,曰褐斑;白中黑者,曰塵星;有小沫凝如水泡者,曰泡沫;星不起泡沫而含水暈者,曰水浪;塵星之暈成黃色者,曰鷓斑,又曰兔毫。

青、黃、赤、白、黑通稱五彩,概言之也。然因為深淺之分歧,遞衍遞嬗色彩,種類已多至不成名狀。即紅之一色,已不下百餘種,其次為青,青衍而為綠與藍三者,一係不下數十種也。黃者較少,聞名者,亦十餘種。黃與綠之範圍,時有出入。黑者起碼,僅數種耳。盍黑難堪竄改之色也。白亦稀有種。今就最風行之色,而以體係彆之。

單圈、雙圈、無圈、欄雙邊、正方形、雙邊、長方形、凸雕、凹雕、地掛白釉字,掛黑釉地與字統掛一色釉、白地寫藍字、白地寫紅字、綠地寫紅字,楷字、篆書、半行楷、虞永興體、宋槧體、歐王體,紅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沙底不掛釉而凹雕天字、方欄內不成認之字、滿文、迴文、喇嘛文等。

康熙一代,款字甚多,茲彙錄以下:

黑有黑彩、墨彩、烏金、古銅、墨褐、鐵棕等。

款識用花形、物形者,以康雍兩朝為最多,蓋康雍皆曾有一時禁用款字之期間,但為時均不久,又複用焉。花物形之款識,多此時出品,蓋明朝官器花物形款識為世所重,故秉承用之也。

祭紅之非寶石釉者,謂之大紅。

紅之種類,有祭紅、霽紅、積紅、醉紅、雞紅、寶石紅、硃紅、大紅、鮮紅、抹紅、珊瑚、胭脂水、胭脂紅、粉紅、美人祭、豇豆紅、桃花浪、桃花片、海棗紅、娃娃臉、美人臉、楊妃色、淡茄、雲豆、均紫、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乳鼠皮、柿、紅棗、紅橘、紅礬、紅翻、紅肉、紅羊肝、豬肝、蘋果、青蘋、果綠等。

中國瓷器之色彩,向來並無定名,即帝王大內統統各器,亦均以式樣,品物註冊,並不以色彩稱也。現在統統瓷器色彩之稱呼,多出自肆商之口,隨便呼喊,既未經專家之決定,複無專書之記錄,多年以來,隻憑口傳,遂致以訛傳訛者,有之。毫偶然義者,有之。瓷器術語中,有很多不成瞭解者,即此故。上述五彩之各色彩,其以什物名者,固可得知其色彩之觀點,其他則非解釋不易明也。茲將各特彆號詞略釋以下:

推薦小說:

風鈴怨係列一:怪校奇談 |  最強重生:爺,慢點寵! |  三國之神級複活 |  亂世英雄寞 |  帝臨蒼茫 |  我的璀璨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