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遺夢

資料一 日本戰國令製國基本情況[第2頁/共8頁]

近江國:屬東山道,俗稱江州。石高約78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滋賀縣。古稱淡海,因境內之琵琶湖俗稱「近之淡海」而得名。大化改新時設置,廢藩置縣後為滋賀縣。

越後國:屬北陸道。石高約39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新潟縣。當代越國之一,天武天皇期間將其三分國(越前、中、後);大寶二年(702),頸城、古誌、魚沼、蒲原四郡劃爲越中國;和銅元年(708)分為越後、出羽兩國。明治四年的廢藩置縣後,改名新潟縣。

肥後國:屬西海道,俗稱肥後,石高約34萬石(慶長時)。現在之熊本縣全境,當代火(肥)國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說持統天皇十年(696)),分為肥前國、肥後國兩國後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熊本、人吉兩縣,明治九年合為熊本縣。

武藏國:屬東海道,俗稱武州。石高約6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東京、埼玉縣全境、神奈川縣橫濱市、川崎市全境。當代天真誌國、胸刺國、知夫國之國。大化改新後合為一國。初屬東山道,寶龜二年(771),入屬東海道。鎌倉期間,成為關東八國之一。廢藩置縣後,分置八縣,最後合歸為埼玉縣、東京府、神奈川縣。

日向國:屬西海道,俗稱日州、向州,石高約1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宮崎縣全境。當代襲國之一部分,占九州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和銅六年(713)分設大隅國後立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分置美津、都城兩縣,明治六年合為宮崎縣。

陸奧國:屬東山道。俗稱奧州。現在之福島、宮城、岩手、青森、秋田諸縣,總石高約莫167萬石(按照慶長年間之檢地)。九世紀時與蝦夷半分,大化改革後以後白河以北之地稱「道奧」(道之奧),意即「門路遠奧之地」。律令製期間改稱陸奧;元明天皇和銅五年(712)分為陸奧、出羽兩國。明治四年的廢藩置縣後,分為陸奧、陸中、岩代、磐城。

尾張國:屬東海道,俗稱尾州。石高約57萬石(慶長時)。現在之愛知縣西部。以木曾川與美濃國分置。明治五年廢藩置縣後併入愛知縣。

豐前國:屬西海道,俗稱豐前、豐州。石高約14萬石(慶長時)。現在福岡縣及大分縣之一部。當代與豐後國合稱豐國,文武天皇分為豊前、豊後兩國,自成一國。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後編三藩為小倉、中津、新田三縣;最後統合為小倉縣。同九年彆離編入東部之大分縣及西部之福岡県。

推薦小說:

蜀山大掌教 |  萬古帝仙 |  最終戰略 |  四爺,宮鬥嘛! |  天子掌上珠(重生) |  神之驅魔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