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遺夢

資料六 日本戰國史簡介[第2頁/共5頁]

室町幕府滅亡後,信長持續毀滅了淺井、朝倉兩家,迫使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之子北畠具豊。他還安定了三好、鬆永等南近畿權勢。不久以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意味。天正3年(1575年),武田勝賴率軍進犯三河長筱城,與織田、德川聯軍在三河設樂原展開交兵。因為織田一方利用了鐵炮等新式兵器,形成武田氏折損諸多重臣。長筱之戰使武田氏走向式微,導致後者於1582年滅亡。

德川方亦收回動員令,等閒地調集了二十多萬雄師對大阪城停止包抄。但是因為豐臣方的主動抵當,特彆是名將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人的批示,再加上大阪城城防堅毅,德川方停頓遲緩。厥後,德川家康操縱大炮轟擊大阪城的天守閣,

永祿13年(1570年),將軍足利義昭因不滿織田信長疏忽幕府權威的態度,暗中與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以及朝倉義景等大名聯盟,構成所謂的“信長包抄網”,尋求結合對抗並毀滅織田信長。元龜2年(1571年),信長以比睿山延曆寺包庇與其敵對之淺井、朝倉兩大名,殺入山中將比睿山延暦寺焚燬,此舉引來武田信玄等人之攻訐,這是信長生前引來較大爭議的事件之一。元龜4年(1573年),武田信玄策動軍隊攻打德川家康的按照地遠江國、三河國,以圖進京,並在三方原之戰中擊敗德川、織田聯軍。次年5月,武田信玄於信濃國駒場病故,死前決定擔當人是其孫武田信勝,並由信勝之父武田勝賴擔負陣代(監護人)一職。

霸王崛起,幕府滅亡

天正12年(1584年),織田信雄和德川家康結合對抗羽柴秀吉,小牧、悠長手之戰發作。家康取得勝利,但是秀吉通過一係列交際戰略,皋牢了家康。秀吉還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修建居城——大阪城。天正13年(1585年)擔負關白一職,次年獲賜豐臣之姓,並就任太政大臣,奠定豐臣政權。通過紀州、四國和九州撻伐,長宗我部氏、島津氏歸降。天正18年(1590年)在小田原之戰中毀滅了後北條氏,並使東北大名降服,完成同一日本的豪舉。第二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閣,以世襲的體例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政治上通過太閣檢地、兵農分離、惣無事令等政策,為以後江戶幕府的生長做了必然的鋪墊。

推薦小說:

惡魔奶爸搜鬼記 |  魔滅九重天 |  全能神醫在都市1 |  恐懼係統360行 |  美女總裁之貼身兵王 |  首席老公,太狂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