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鼎1617

第二十七章 兩白帶來的又一白(下)[第3頁/共5頁]

“講!”

此是後話,略去不表。

“大人,此人是新來不久的一個讀書人,未免有些固執,萬望諒解則個。”

“霍堅,莫要亂講!”

進了臘月,守漢治下的鴻基港分外繁忙起來,大大小小的海船滿載著稻米,分頭向著欽州廉州、雷州半島、瓊州府、以及更加悠遠的琉球解纜,前去買賣甘蔗和粗糖。

“粵西的欽州、廉州、梧州,粵東的雷州、高州、瓊州等州府均遭到侵害,部分州縣,稻穀絕收。前曰門生得到家中同窗手劄,已是米價飛漲,鬥米千錢。反之,蔗農叫苦不迭,本年剛好甘蔗歉收,但是,榨坊業主們卻大肆壓價,現在米貴蔗賤。東翁如果販米去雷州等處,天然能夠獲得暴利,但如果以米販蔗糖,怕是要賠錢。”

“不想家中幾畝薄田又遭遇颶風,無法之下,隻得渡海而來,托庇東翁門下餬口,奉侍家中老母。”霍堅固然是在守漢部下餬口,但倒是還是一副讀書人的風骨,不卑不亢,乃至略有一點倨傲,這令守漢大有好感。

數年以後,霍堅的名字,被無數榨坊主和熬糖徒弟謾罵。啟事有二:1、鋼製榨轆的流水線式榨糖,活姓炭的白糖加工工藝,讓無數的小榨坊停業、停業。2、他按照本身的經曆,提出了一個白沙糖和赤糖的出產工藝標準,這個標準,讓那些靠著多年的經曆用飯的熬糖徒弟們丟了飯碗。

“稟大人,此物,”熬糖徒弟指了指茅舍內的榨轆,“快速便是快速,不過,小人粗粗的預算了一下,以諸位大人從琉球帶回的甘蔗,加上我們空中上所出產的,也是勉強能夠支撐月餘的耗損。若果大人意下要將榨坊開下去,怕是我們現有的甘蔗不敷以支撐一個榨季。大人破鈔巨資打造的這座榨坊,怕是要數年才氣收回本錢。”

“誒!仲強兄那裡話來!你亦是為了商號著想,唯恐商號有失。倒是某家要借勢仲強兄了。”

“噢!吃糖嘍!”孩子們端著大碗奔馳著、歡叫著集合在一起體味著糖的甜美。

“說出你的事理來!”

19世紀蒸汽榨糖廠出來之前,機器製糖廠普通年產量是白糖100包,遵循現在的國際標準1包是100公斤。產100公斤糖的話,起碼需求1噸甘蔗纔夠,而甘蔗(糖蔗)的畝產卻並不太高。廣西的桂糖11號糖蔗的均勻畝產也不過5.8噸擺佈,這個期間的畝產估計也就一半多一點,撐死不過3噸。如果要達到一個榨季出產一萬公斤,也就是十噸白糖的標準的話,起碼需求100噸甘蔗,也就是起碼三四百畝全數產量,本身還要承擔運輸。

推薦小說:

絕世醫尊1 |  武俠世界的小配角 |  第二冥界 |  情何以堪 |  我21歲的特工女友 |  四海八荒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