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撫天下

第十七章 南錢北紀[第2頁/共12頁]

錢大昕和紀昀名聲,海內共知。因一居江南,一居河北,旁人便以“南錢北紀”合稱二人。二人又都是乾隆十九年進士,友情匪淺。不過二人雖俱有才名,特長卻不不異,紀昀擅於文評,對彆人詩文作品,常常一語中的,之前訂正《四庫全書》,所拔取的三千七百部冊本,六千餘部存目書,每一部均需開列一篇“撮要”,以申明作品好壞。這一重擔便由紀昀完成,固然一萬餘篇撮要並非儘出其手,但終究兼顧定稿,倒是由他訊斷。錢大昕則善於考據,又以考據入史學,故而同為學者,卻文史殊途。

王念孫道:“坊間都說,皇上念著舊情罷了,孝賢皇後早逝,皇上對孝賢皇後,一貫又是恩典有加。故而對他富察一家便格外恩寵,這福康安雖也稱得上軍功卓著,可若不是這一重原因,他本年不過三十五歲,如何經曆得這很多戰事?就連他阿誰弟弟福長安,有何功勞?又有何才氣?竟也入軍機處七八年了,他入軍機處那年,才二十歲呀?”

阮元也曉得,老婆說出這番話,定是早已沉思熟慮過了。即便他再行挽留,老婆也有本身的來由。更何況這兩淮總商行館本就是江家人在打理,若江彩執意要走,本身底子攔不住。也隻好笑道:“這總商行館,老是江家在管,夫人執意要走,莫非我還留得下不成?隻是夫人,若今後我真中了進士,夫人便不會水土不平了?若真有那一日,夫人也總要適應都城纔好啊。”

錢大昕道:“你未經嘗試,故而不知,眼下若說著書,哪一個後學不得先遍觀經籍,儘集天下至論,才氣推陳出新?似前朝有些陋儒那般出言無據,張口便來的做法,本朝已是行不通了。以是呢,你著書之時,也必定要重新複習畢生所學,你遍觀經籍之時,也自可將相乾掌故,一一融會貫穿,實在對於會試大有好處。隻是老夫不知,伯元,你經史兼通,確切不錯,但是否有專精之處呢?”

眼看春去夏來,東南戰事也終究結束,朝廷這邊福康安、海蘭察帶著精兵直撲敵營,勝利抓獲林爽文,送來都城正法。一時候軍機處和各大部院也都鬆了一口氣,很多之前日夜繁忙的官員也獲得了幾日歇息時候。這一日錢大昕約了邵晉涵、孫星衍等一批名儒,便籌辦在歡然亭集會,批評近年來的年青掉隊。

推薦小說:

姥娘帶我出馬仙 |  讀心法醫 |  科技興國:我手搓航母不過分吧! |  醜女要翻天:邪帝,請自重 |  不可能的回憶 |  重生之大遼王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