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權

第63章 重返亞太戰略[第2頁/共4頁]

現在帝國水兵艦艇更新換代速率較快,一些老船留在歐洲也是無用,先派往承平洋顯現一下存在感也是好的。不過設法很誇姣,實際很殘暴。現在有一個很底子的題目擺在約亨的麵前――就算水兵疇昔了,也冇有落腳點。幾內亞和薩摩亞隻是名義上是德國領地,實際上底子冇有顛末開辟,水兵去了也冇有港口。而汗青上1894年德國重整遠東艦隊以後,很長一段時候內都是寄人籬下,依托英國遠東艦隊的母港――香港停止活動,為此德國駐華大使曾經說過“我們的艦隊不能永久在這裡像無家可歸的孤兒一樣飛行”,也正因如此,德國人纔會對搶占膠州灣如此的上心。不過此時去搶膠州灣是不成能的,彆的且不說,就憑那幾艘小炮艇,給北洋海軍塞牙縫都不敷。是以約亨將目標放在了兩個處所上:西澳大利亞和菲律賓。

不管外界如何風起雲湧,兩位當事人反而像是颱風眼一樣,不管四周如何暴風高文,中間倒是風平浪靜。作為當事人的約亨則如平常一樣,主動參與進水兵艦船設想以及HK公司的兵器設想事情。瑪麗則一改以往的活潑與靈動,開端深居簡出的餬口。對於奧匈公主的這類分歧作不抵當態度,也讓一些曉得內幕的人開端擔憂這場婚姻是否會順利。腓特烈三世就是此中之一,不過畢竟婚約已定,這個時候不管誰懺悔都絕對是一大醜聞,也會嚴峻影響兩國乾係,是以腓特烈三世也隻能求上帝保佑本身的兒子不會重蹈腓特烈大帝的覆轍。

而現在,約亨另有很多事情要做,是以底子冇時候考慮這些有的冇的。除了技術研討和設備實驗,約亨還在考量德國對外計謀的推行,比如,讓德意誌水兵權勢重回承平洋。1861年9月,清朝與普魯士王國簽訂《中德互市條約》,答應普魯士兵艦進入中國水域。跟著遠東經濟生長和政治首要性進步,1881年德意誌帝國水兵遠東艦隊建立並派駐到該地區,而遠東艦隊也成了當時德國獨一一支獨立於海內母港的水兵編隊。但是因為喀麥隆的快速生長,以及杜阿拉港的扶植讓帝國水兵在非洲有了極其優良的落腳點,加上約亨的大力支撐,德意誌水兵非洲艦隊建立,母港就設在杜阿拉。是以遠東艦隊的艦艇大部分被召回,閉幕後一部分艦艇重新回到本土艦隊序列,另有一部分則插手德意誌水兵非洲艦隊。和此時已經生長強大,以有著相稱完美的保護保養設施的杜阿拉港作為母港,具有3980噸萊比錫級輕型巡洋艦萊比錫號,2850噸俾斯麥級輕型巡洋艦布呂歇爾號、斯托施號,1700噸阿裡阿德涅級輕型巡洋艦路易澤號和弗雷亞號共5艘巡洋艦,以及被踢出了帝國水兵近岸防備軍隊的裝甲炮艇構成非洲艦隊比擬,遠東艦隊在承平洋上隻要幾艘小炮艇保持著本身的存在的狀況可謂愁雲暗澹。因為帝國此時的殖民熱忱完整放在了開辟喀麥隆上,就連德屬東非和德屬西南非的投入都不算大,更彆提遠在承平洋上的德屬幾內亞和德屬薩摩亞這類對德國人來講偏僻而又無代價的幾座小島。

推薦小說:

末世之基因掌控 |  玄門天醫 |  九天玄鳳:廢材要逆天 |  離婚後,廢物女婿竟成絕世強龍 |  鄉情2014 |  掃大街成世界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