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3章[第1頁/共3頁]

臣真述曰:夫賢人之理,不伐其善、不顯其長,上行其風、下承其化。既絕矜尚,遂無鬥爭。非謂其不消賢達,而令人不爭也。且自三皇五帝至於王霸,未有不上尊三事、下敬百寮,外資卿相之弼諧、內有後妃之幫助,此奚謂其不尚賢乎哉!必不然也。又可貴之貨,皆是遠方異物。若在上貴之無饜,則鄙人之人供輸無已,更相求取,非盜而何?盜賊既興,兵革斯起矣!又珍物麗容是人之所欲,而賢人達理不蕩於胸中,故其心不成得而亂也。是以,賢人虛其心者,除垢止念也;實其腹者,懷忠抱信也;弱其誌者,謙柔不犯於外也;強其骨者,堅毅有備於內也;常令人無知無慾者,蓋率身以君子,故使夫智者亦不敢為也。故此下文雲“為有為”者,直是戒其人君有為兵戰之事也。語曰:舜何為哉!恭己正南麵罷了。若人君皆能如舜之德,則天下安得不治矣!故曰:“為有為,則無不治矣!”

《不尚賢章》第三

臣真述曰:此章言人君體道用心無有滿溢之誌,長使淵然澄靜,如萬物之祖宗,則天然波折鋒芒之銛銳,解釋騷動之雲為,故能和燦爛、降嚴威也。同其塵,雜含垢氣也。然玄元深歎,此有道之君能存其至德如是。故雲:“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言似天帝之先也。

《天下皆知章》第二

《六合不仁章》第五

《道可道章》第一

臣真述曰:夫稟二氣而生,居三才之際:靈於萬物者,謂之最靈;靈於最靈者,謂之賢人。賢人代六合而理萬物者也,因而因言以立道,因道以製名。然異於真常之元,故曰:可道。既為萬物之母,故曰:可名。又六合之道,無跡可尋,故曰:常無慾以觀其妙。賢人之作,有物可睹,故曰:常有欲以觀其僥。觀,猶示也。且乾坤之用,因無入有,是以同出異名;竄改之理,因有歸無,是以同謂之玄。蓋六合之道,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是為一玄也;賢人之道,代天理物,各君子命,複為一玄也。故曰:玄之又玄。是以,道君將明王者,治天下、安萬國、正師旅,孰不因為此戶者也。故曰:眾妙之門。臣伏惟玄元天子所建五千之文將垂億兆之祀,同六合之覆載,比日月之照臨,利將無窮,人受其賜。故王者得之,能夠適天下;諸侯得之,能夠安萬邦;卿大夫得之,能夠凝庶績;士庶人得之,能夠知其所歸。若好徑之徒不遵此道,必有倒行之悔。矧其違易即險而欲幸運者哉!微乎!微至乎至不成得而言也,已是以初標道。非常道,指其殊塗而同歸;末言眾妙之門,明其百慮而分歧,冠於篇首,誠有旨哉。

推薦小說:

劍叩天門 |  超神強化師 |  武俠世界俠客行 |  我在大理寺當寵物 |  花開花落不相知 |  靳少意猶未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