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名將錄

宋太宗征北受困 呼延讚闖營搬兵(二)[第1頁/共4頁]

這烏鐵背年紀約三十五六歲,身高丈餘,虎背熊腰,濃眉大臉,絡腮髯毛,戴飄雉翎絨帽,穿帶馬甲中衣,蹬牛皮戰靴,騎一匹青鬃烈馬,提兩柄紫金銅錘,一見高懷德,就扯起大嘴巴叫道:“我本是遼軍大將烏鐵背,來將通名!”單單是這句話便有千丈的威風,萬丈的殺氣。

前麵說過,這大遼國治下的南京根基相沿了唐朝舊城,城的四周原有八門――東為東安門、迎春門;南為開陽門、丹鳳門;西為顯西門、清晉門;北為通天門、拱辰門。此番遼軍大元帥韓昌對於南宋使的是一個關門打狗之計,他在退出幽州之前就命人封死了迎春門、丹鳳門、顯西門、通天門,隻留下了東安門、開陽門、清晉門和拱辰門四門。這個開陽門就是通往中原的南城門,計謀位置很首要,敵將烏鐵背也很剽悍無敵。

太宗和八大王一行十一人來到開陽門,上馬,順馬道登城,手扶女兒牆向城外一望,不由得個個都像地盤廟裡著火――慌了神啦。

這就是潘仁美所謂的“四門著花”之計。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全軍。彆看太宗對此計幾次點頭,實在這是一種最笨拙的打法。雖說遼軍有三十萬,但其分離在四個城門,各門也不過七萬來人,如按高懷德的打法,集合上風,十萬宋軍一鼓作氣殺出去,勝算應當是很大的。但潘仁美采納了分兵對分兵,四門戰四門,又以半百老將去應敵丁壯生猛,完整透露了自家的弱勢,終究成果是二王戰死,全軍慌亂,影響了全部戰役。

潘仁美的二兒子潘虎俄然失聲叫道:“這……這不是韓延徽嗎?”

現在,韓昌瞥見了呆立在開陽門城頭上的太宗、八大王和潘仁美等舊主子,心中自是萬分地對勁。他仰天大笑著喊道:“哈哈哈哈!宋皇陛下!八大王殿下!潘老元帥!你們已中了韓某的關門打狗計,難以脫身,從速投降吧!再不投降,這幽州城就是您老幾位的魂歸之處啦!”

高懷德內心不附和潘仁美的“四門著花”計,隻盼著殺開南門,庇護太宗和八王離開窘境,見烏鐵揹回馬,便緊緊追著不放。

當然了,他把耶律賢請過來是為了第二步的關門打狗之計。

石延超聽了一愣:曆次作戰本身都是太宗的貼身保護,如何明天頭一個就叫上我了?想歸想,嘴裡還是應道:“末將在!”

韓昌見無人理睬,甚感無趣。他用拇指和食指風俗性地擺佈理了理他的一字髯毛,立即分撥烏鐵背扼守南門,蘇天保扼守西門,蘇天佑扼守北門,又命本身的親弟弟韓廣扼守東門,並嚴令全軍:“不準放出宋南蠻一小我、一匹馬!如有失誤者,本帥定斬不饒!”

推薦小說:

魂豆羅 |  一吻沉歡,叔叔溫柔點! |  大唐貞觀第一逍遙王 |  飛刀傳人是喪屍 |  妄想打金團 |  貓妃到朕碗裡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