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忽悠

第八十一章 耶律阿保機羨慕蕭何輔劉邦[第1頁/共4頁]

那中年文士或者故意矯飾,竟然引經據典說了一大通,頭頭是道的,多少帶著點酸腐。

沃淩此時已經吃完了小鹹菜,這桌上有啥整齊的,儘管挖來吃,用的還是自帶的銀勺子。嘗著味道好,就給於艮分享一勺,於艮也不回絕。

那老者襟懷似海,淺啜了一口,並無太多表示。年青人倒是暗中撇嘴,臉上清楚帶了些“我跟他不熟”的意味。

“語出晉陶淵明獨愛菊!嗬嗬,上師謙善!”中年文士倒是擊節讚歎,很有點惺惺惜惺惺之意,天涯那邊無知己嘛!一句話說出“語出晉陶淵明獨愛菊”——嗯,很風趣。就像迅雷不及掩耳盜鈴……

“天大地大,用飯最大。於某買犁頭,是為讓邊民吃飽。吃飽以後,乃得大遼邊疆靖平。”於艮一副悲天憫人的語氣,鄉村真窮,農夫真苦,農業真傷害……

夫餘國之名,最早見於史記和漢書。《史記·貨殖傳記》雲,“夫燕,……北鄰烏桓、夫餘,東給穢貂、朝鮮、真番之利。”《漢書·地理誌》作,“北隙烏桓、夫餘,東賈真番之利。”

中年文士不覺得忤,歸正有些欣喜,轉向老者攤了攤手——你看看!

端的是憨態可掬,活脫脫一個受師父寵嬖的玩皮孺子。

於艮如有若無的苦笑,清楚地傳到了老者三人眼中,再次考證通過。夫餘國後嗣之事,就這麼敲定了。解釋就是粉飾……

坐在老者右首的中年文士緊接著開口。於艮隻好淡笑不語——瑕丘?蝦球?這是甚麼東東?

這裡但是大遼國的軍事重鎮啊!於艮不想節外生枝——“心安之所是大宋”,這話是說著玩的嗎?

《禮記·檀弓上》曰,“公叔文子升於瑕丘”。《姓氏辯證》卷十二引《民風通義》雲,“魯桓公庶子食采瑕丘,子孫氏焉。”

“請!”於艮舉碗一飲而儘。

“我師父是阿布卡赫赫,姓於!”沃淩瞪了中年文士一眼。烏七八糟地說了一大通,每一個字都明白,連在一起就不太懂,必然是這瘦子說得不好。好人能長這麼胖嗎?還黑……

李文士固然有點吃力,但也儘力地乾掉了。平生得遇知己嘛,痛快!

移敵蹇?大抵是個契丹人的名字,於艮並不曉得,但還是抱拳久仰了一下。移敵蹇亦抱拳迴應。這個血氣方剛的年青人,給於艮的感受還不錯。

“於某乃是閒雲野鶴,多年浪跡天涯,居無定所。不時普度眾生,到處勸課農桑。凡有人跟隨,擇其賢者而教之,不亦樂乎?”於艮本來就與其間分歧,倒也不必矯飾。自帶幾分超凡脫俗。

推薦小說:

嬌寵嫡妃 |  天馬牧場 |  我乃至高 |  嬌妻在上:老婆,我隻疼你 |  EF學院 |  總裁再也不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