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

第13章 將誰與謀[第2頁/共4頁]

太子妃常氏跪在屏風前麵哭泣不止,她小腹微凸,洗淨鉛華,神采慘白,還長了懷胎斑,太子側妃呂氏在一旁跪著,低聲安撫常氏,“太子妃節哀,您懷有身孕,莫要哀思過分,傷了胎氣。”

半生兵馬,少年期間立下的誌向都完成了,也獲得了最豐富的誇獎,可這又如何?

不過姚妙儀並不體貼這些,她惦記的是同親王寧。

常森抱著靈位對洪武帝行了君臣之禮後,也不顧甚麼形象了,拉著大哥和二哥的手嚎啕大哭起來,三兄弟捧首痛哭,皇長孫朱雄英年紀還小,跑疇昔撲到三個孃舅懷裡,也跟著嚎哭道:“孃舅!外公說得勝後教我騎馬的,嗚嗚,外公騙我!是個大騙子!”

但是常遇春在北征全麵勝利後,宿命般的中箭落馬,病死柳河川,在人生最光輝的時候乍然離世,年僅四十歲!

洪武帝哀思欲絕,他向來勤奮,禦書房乃至徹夜燈火不熄,但是這一次卻罷朝三日舉哀,為常遇春停止了昌大的國葬,追封他為開平王,配享太廟。

常森,常升。發音幾近一樣,冇有甚麼很深的寄意和傳承,但誰都不敢說這兩兄弟名字不好聽。

阿福早早在三廟門外的祭台四周給姚妙儀占了個絕佳的位置,能夠清楚的瞥見祭台上的各種大人物,包含坐在龍椅上的洪武帝。

朱標身後是四皇子朱棣,而站在徐輝祖身後的小將軍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

若要俏,三分孝。

他是朱元璋最正視的名將,為此結為後代親家,為太子朱標求娶了常遇春的長女常氏為太子妃,這意味著將來朱明江山的統治者,永久都有著常遇春的血緣。

姚妙儀看到了抬棺材的王寧。一年不見,王寧褪去了稚氣,長高變壯了,盔甲內裡罩著紅色粗麻孝服,目光剛毅安閒,氣質和之前截然分歧。

洪武帝帶著群臣另有兒孫們親身在三廟門祭台驅逐,常遇春的宗子常茂已經得了父親恩蔭,封了鄭國公,身邊站著二弟常升。

因為常茂,常森,常升三兄弟的名字都是朱元璋親身取的。這些將門以後,也隻要常家三兄弟有這個殊榮了。

側妃呂氏雙手捧動手帕,太子妃卻不睬她,頓時身形生硬,微微有些難堪,她昂首看了太子朱標一眼,滿臉的委曲。

但是冇想到,他真的分歧適子承父業,要不是姚妙儀脫手搶救,他早就一命嗚呼了。和父親父子相認,以後不管父親如何吵架、嫌棄常森不爭氣,他都不肯再踏入疆場半步。倒是剛結拜的兄弟王寧英勇固執,備受父親誇獎,還認了他當乾兒子。

推薦小說:

末世災變之創新紀元 |  絕世醫仙 |  滅世神瞳 |  極帝風雲 |  妻約成婚,億萬老公彆耍賴 |  萬道劍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