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一百九十四章[第1頁/共4頁]

“且不說祖製不允,”朱衡道,“海上風濤不虞,海運風險太大。”

“啊?!”議場一片讚歎聲,隨即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嘀咕起來。

高拱彷彿冇有聽到,掰動手指頭道:“我來梳理一下:前元時為避海上風濤,開膠萊河;膠萊河過窄,運量有限;國朝嘉靖年間也曾一度疏浚,因倭患放棄通過膠萊海道漕運。”他鎮靜地說,“過窄能夠拓寬,倭患時下已不敷慮。”他一揚手,“本日廷議,獲益匪淺!當另辟門路,通暢漕運!”

“我常思之,前元也是定都北京,漕糧也產自東南,可並不靠運河,而是由海道以給京師。”禦史李貞元道,“河運改行海運,不失為一個彆例。”

李春芳求之不得,欣然接管。高拱叮嚀書辦:“八百裡加急,讓潘季馴速趕來插手廷議。”

吏科給事中賈三近是山東嶧縣人,接言道:“宜引沁水,以濟汶、衛。”

“國朝歲供軍儲四百萬,大略取自江南。京師三大營,九邊數十萬軍,升合之餉,皆自漕運致。古稱千裡運糧,士有饑色,今乃不啻萬裡矣!”高拱先講大旨,“漕船出江、湖,溯淮、黃,入汶、濟以北,儲備眾水,設閘開閉,入衛遵潞,中轉京師。二百年來,但修堤、補決、浚壅、泄溢,使古道無滯罷了。近歲古道不成專恃,徐、沛巨浸滔天,乃至舟楫不通,糧運停滯,聖懷為之憂,遂命廷臣集會體例。”他看著工部尚書朱衡,“工部主漕運、治河,請大司空先說。”

張居正也說:“玄翁,爭辯不休的事,內閣何必參與?”

“良時,”朱衡年過六旬,鬚髮斑白,一臉嚴肅,他叫著潘季馴的字說,“此番踏勘,首要任務是包管漕運暢達,至於管理黃河,那是下一步的事。”河道總督例加都察院堂上官銜,以示憲職,但那是為了便於節製、參劾沿線府縣官員,仍屬工部統領,朱衡欲以上官的嚴肅,壓抑潘季馴的氣勢。

張居正欲言又止,蹙眉思忖著……

“玄翁之意是開膠萊新河?”張居正在中間問。

“開膠萊新河!”高拱滿臉鎮靜地說。

“玄翁正為漕運一事焦急,工部的揭帖就報來了。”張居正笑道。

“大司空,不治服黃河,漕運安得通暢?此番漕運受阻,不恰是因為黃河決口眾多嗎?”潘季馴個子雖矮,卻底氣實足,他笑著迴應了一句,明顯不想願意從命。

“嗬嗬,大司空,下吏明白。隻是,新鄭相公薦下吏治河,必是知下吏的主張與大司空有異的,何故仍命下吏會同大司空踏勘?竊覺得新鄭相公的本意,必不是要下吏願意從命的,不的,也不必有此佈局。”

推薦小說:

乾坤幻劍錄 |  凡塵飛仙 |  重生之萬古劍神 |  風起大宋 |  歐少的替身前妻 |  科技飛昇:我從未來兌換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