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

第二百八十章[第1頁/共3頁]

邇來因漕船漂流,朝廷複議海運,而百官驚駭風波。夫風波在海,,三尺孺子知之,短長自當有辨,海上風波,無妨大計。若主於河而協以海,以海運佐河運之缺,自可萬全無慮。

“那是為何?”高拱更加迷惑了。

海運一事,乃仆日夜在念者。首運期近,望公大力助之,以期一舉功著。仆不憂者,有公圖計,必可望成。

“漕製行之已久,冒然改製,恐科道非難。若改之,無妨付諸廷議。”劉體乾道。

“元翁,聞有商家欲租船,海運貨色北上發賣,山東已有商賈私造大船專做租船買賣。”劉體乾答,“本部所憂者,乃漕糧海運,則民船必如影隨形,海上貿易,自南而北漸次鼓起。如此,海禁國策全線衝破矣!”

“元翁,戶部不敢禁止。”劉體乾麵無神采地說。內心卻收回嘲笑:問誰禁止,莫如問誰同意更便於答覆。朝廷裡,除了你高新鄭,誰還同意?就你高新鄭,自恃全權在握,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停頓很久才道,“時下是王宗沐不敢……”

“王宗沐建言改製。”劉體乾道,他給戶部上了稟帖,言“宜先議優恤,並行連坐製。”

東邦多盜,而邇來有司全不為意,且務為矇蔽,玩以殃民,民至有被殺被劫而不以報官者,曰:“官為不睬,徒益重寇怒也”。以故寇日猖而民日趨受害,無所奉告。此養亂之道,非細故也。願公一併加意,則所覺得處所造福者不小矣!

想到海運,俄然又想起殷正茂所要的陳奎,乃是為協辦海運事,專門從廣東選到山東的,日前陳奎來函稟報籌辦海運事頗詳,還寄來一張線路圖,高拱閱之甚喜。把他升調廣東,委實有些不捨。遲疑半晌,心想:“算了,殷正茂既然要,不成不給!”說罷,提筆給陳奎修書:

劉體乾道:“元翁能夠有所不知,往者漕糧漂欠,雖因黃河決口而至,亦多有運軍貪侵,鑿舟自沉者…”

“說來講去還是衝突!”高拱氣鼓鼓地說,“官船可海運,民船天然也可海運,有何可議的?行之既久,對後代便是祖製。莫以祖製恐嚇人!”他一揚手,“不必再議,速題覆,爭奪明日就下詔!”他掐指算了算光陰,俄然生機道,“海運,去歲已定策,迄今戶部、漕運衙門竟漫無區處,未做整備,比及火燒眉毛了纔開議?”

“戶部的司屬比王宗沐更體味海運?”高拱瞪著眼說,“議來議去議到海上風波大起,慾海運而不能,就達到目標了是吧?有何可議處,說來聽聽?”

推薦小說:

那年青春我們正好 |  都市最強仙尊3 |  契約交易:腹黑霸王硬上攻 |  妖晶入手指南 |  倒鬥行動 |  太乙封魔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