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1

第五十四章 廷杖上[第1頁/共5頁]

崇禎坐在寶座上,見張獻可跪在地上滿頭白髮,抗聲直言,心中的肝火倒是越積越大,不由得厲聲喝道:“好,如果按你說的不消招安,那如何辦?用兵嗎?哪來的餉銀?哪來的糧食?你說楊鶴的體例不好,那你說用甚麼體例?”

“曹大伴,那就明天早朝後就請畢大人應對吧!“

一個儀表堂堂的鴻臚寺官員用一種近似於詠歎調的聲音大聲唱道:“入班施禮!“隨即文武百官麵朝”金台“,遵循鴻臚寺官員的唱讚,有節拍的行了一拜三叩首的常朝禮,然後分班侍立。這時一個糾禮的禦史跪下奏道:”今有工部主事遲立德,施禮時將笏落地,事屬失禮,合當拿問,請旨!“

“嗯!“崇禎點了點頭,曹化淳的話正合適他的情意,戶部尚書畢自嚴上位今後卓有效果的事情已經給崇禎留下了很不錯的印象,固然有些時候他冇有接管對方的建議,但崇禎在碰到財稅方麵的題目時第一個想到的並非內閣的輔臣們,而是這位還冇有入閣的戶部尚書。

文武大臣見崇禎發怒,個個驚駭失容,都替跪在地上的張獻可捏了把盜汗,但張獻可夙來以“文屍諫,武死戰”自誇,現在想著恰是本身為人臣屍諫的時候,心中冇有存亡顧慮,倔強的看著金台上的崇禎,大聲答覆道:“陛下,大略朝廷額定之兵,原有額定之餉。今兵多虛冒,餉多中飽。但求加以清理,當實在練,自可實兵實餉,何必擔憂無兵討賊?大明現在不是無錢無餉,而是冇有明淨營私、當真做事的人,如果得其人,則利歸公家;如果不得其人,則利歸私室,即使搜儘百姓脂膏,亦無裨益。楊鶴上書無兵無餉,乃至私買鹽引以賞兵,清楚是中飽私囊。陛下您身居九重當中,如何得知?擺佈近臣,又有誰敢據實稟告?本日微臣不避斧鉞之誅,冒死直言,還望陛下三思!”

一個頭髮斑白的老臣從班中踉蹌著走了出來,朝禦座蒲伏跪下,用顫抖的聲音奏道:“老臣禦前失禮,罪該萬死,蒙陛下天恩浩大,不加嚴懲,使微臣存亡難保,敬謹伸謝皇恩!“隨即他流著眼淚,大聲喊道:”萬歲,萬歲,千萬歲!“

張獻可跪在地上,聽崇禎以朋黨相責,一張菊花般充滿皺紋的老臉頓時漲的通紅,自從明中葉以來,朝堂之上朋黨相互碾軋,士大夫非論是非,隻論親疏,已經成為了朝中大害,從天子口中說出朋黨這兩個字來,普通的大臣恐怕已經嚇得要昏死疇昔了。但張獻可的脾氣極其倔強,又夙來以孤臣自誇,聽了崇禎的責備隻是怒而不畏,他挺起胸脯大聲答道:“陛下,臣前日疏中雲“楊鶴倡為招安之計,流毒西北,民怨沸騰‘,實在是為我大明社稷著想,為天下百姓著想,並非是為了那流派之見,相互攻訐。臣二十年躬耕壟畝,中年方得退隱,本日已經五十不足。幸蒙陛下聖恩廣大,赦臣不死,得至本日之位,得瞻天顏。臣即竭犬馬之勞,一定能報陛下聖恩於萬一,若遇事沉默,知而不言,則何故報陛下,何故儘臣職?那楊鶴乃是個奸佞小人,他自稱已經安定了陝西流賊,但賊首神一魁、不沾泥等首惡不但未曾誅殺,反而得了朝廷官爵,部下也未曾離散,反而獲得冠軍腰牌,免除前罪,四周訛詐處所,逼迫良善。天下間豈有這等招安之法?這不過是拖延光陰,一旦賊首歇息結束,聚眾複起,吾恐潼關以西,不複為朝廷統統了!”

推薦小說:

我在陰間做供貨商 |  混元帝尊 |  超品聖手 |  最強爽點係統 |  胡大碗的革命生涯 |  [排球]非黑即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