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

第六章,神童(2)[第1頁/共4頁]

洪承畯聽了,不由苦笑道:“你如許如果算笨拙,卻讓我們去販子上買根繩索歸去吊頸?你本身借閱四書,而能有這等見地,這真是……章侯兄,前人雲有生而知之者,我明天賦算是信了。”

“我在日本時,聽一和尚講《金剛經》,言須菩提長老問佛陀曰:‘善男人,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陀答曰:‘善男人,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當時我不懂,便問和尚:‘佛陀說了反麵冇說一樣嗎?’那和尚奉告我說,須菩提長老,問這話時,滿心皆是眾生,無有一絲一毫私慾,是以此時須菩提長老已住,已降伏其心。以是佛陀告之曰:‘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第一義也。若得此義,便真能放下屠刀登時成佛,這也便是禪宗的頓悟。隻是世人不是個個都有如此悟性,佛陀隻能以第二義廣為教誨,使眾生離惡。以是佛陀要講天國淨土。何況佛不誑語,天國淨土也是有的。誌士仁人,若孔子‘飯疏食,飲水,樂亦在此中’,顏回‘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豈不是身處淨土?相反,秦檜夢王氏披枷帶鎖對泣曰:‘東窗事發矣!’雖身居高位,錦衣玉食,然思慮難定,夢魂不寧,食不甘味,睡不安席,此難道身落天國?是以佛陀乃有因果之說。”

“這內裡又有甚麼事理?小哥能夠講講?並且,如果不信因果報應,那豈不是能夠無所不為了?”洪承畯問道。

這話說完,洪承畯和陳洪綬都愣住了,過了半天,陳洪綬才問道:“小友本年幾歲了?卻讀了多少書?”

鄭森寂然道:“我看《論語》上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說‘為仁由己,豈由人乎哉’。又讀《三字經》,見到上麵說‘人之初,性本善’,可知仁德之心,是人本來就有的,不是外來的。以是‘諸惡莫作,眾善推行’天然是不錯的,是要信的。至於因果報應甚麼的,誌士仁人,殺身成仁捐軀取義,又那裡是為了厥後福報?如果為了厥後福報,則誌士仁人和商賈之流又有何辨彆?”

“這空明和尚,倒是藏著如許好的梅花!卻不早叫我來看,真不是個好和尚!”洪承畯笑罵道。

“說要澤及萬民,卻還早了點,不過此子確切不凡,如果上天不使短命,我大明又當多一大儒倒是真的。”洪承畯也笑著答覆說。

這個答覆明顯又一次出乎了兩人的預感。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陳洪綬便又問道:“你卻說說,哪些信,哪些不信?”

推薦小說:

一等寵奴 |  萬能客棧 |  重生學霸:我就是豪門 |  足球大玩家 |  360天證道成神 |  女總裁的異能老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