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

第一千零三章 雄師過大江[第2頁/共3頁]

阮大铖從實際局麵及將來苦勸馬士英降順,如此賣力啟事是大順那邊許了他一個侍郎官銜。

此事很快就通過各種渠道通報到了鳳陽方麵,馬士英本人對大順照顧其親族並未在公收場合有過任何表示。

隆武二年正旦到三月,長達三個月的時候對明朝占有絕對軍事上風的大順軍,卻俄然個人停下了進軍腳步。

黃、劉、方等人的兵馬皆由馬士英節製,南京兵部繞過馬士英直接變更歸其節製的三總兵,明顯不太合適,起碼也當在事前將此環境通報馬士英。

目標是逼迫馬士英歸順。

順軍東線兩個軍也終是獲得渡江號令,於三月二十一日自揚州、通州同時渡江。

但是南京兵部還是力主調三總兵至安慶,東林黨出身的兵部尚書高鴻圖、大學士張慎言、薑曰廣等人更打算以召馬士英入閣名義,使自湖廣回返的史可法代替馬士英掌管淮西兵權,如此說不定局麵另有救。

早就同陳洪範密約歸順的劉良佐一聽馬士英都降了,從速讓兵士換下城上的明軍旗號,扔身一變成了大順軍。

當天,鎮江總兵張天祿、操江總兵鄭鴻奎宣佈易幟,長江天險蕩然無存,南都告危。

而他馬士英到底是挑選做明朝的死忠,還是挑選做大順的治國良相?

馬士英聽後還是未有言語,但較著有鬆動之色。

陸四給馬士英的信並冇有太多廢話,隻是要求其能領淮西軍歸降,不使國度群眾再多生傷亡。

原是想再等一等,看看南都那邊是否真的想以史可法代替本身,未想內閣首輔王鐸竟然以為馬士英在淮西兩年,不但抵抗左兵不力,也畏戰不敢北伐,今逢國難更是隻顧保全本身,故要求天子下旨讓他“領兵視師上江以遏重敵”。

到了仲春中旬,馬士英終是決定歸順。

彆的,也是陸四給明朝方麵時候,讓他們當真核閱,好好想一想是持續頑抗到底,還是挑選向大順臣服,使戰役真正來臨中原大地。

但是實際上,王鐸上書是受康天孫武進唆使的,而康天孫武進又是奉大順禦營之令行事。

淮西其他兵將餘大綏、朱紀等也在監軍寺人盧九德的帶領下易幟,獨黃得功恥於降賊,可其部下田雄、馬得功等人卻在順軍拉攏下決意投降,使詐將黃得功擒住卻不敢殺黃,啟事是大順那邊的使者說陛下曾讚黃闖子為忠臣。

接下來果如二王所言,他們除往孝陵祭拜,並未曾去謁見弘光天子,也未曾與南京的任何宗室有來往,更未與官員密談。

推薦小說:

清紗仙侶 |  神手一脈 |  一吻成災:拒嫁天王老公 |  男友們同時求婚怎麼破! |  極品草根太子 |  神醫藥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