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三國

第八十七章 備戰[第2頁/共3頁]

張昊說道:“我聽聞,蔡中郎(指蔡邕)是董卓一手汲引發來的,而蔡中郎又是知恩圖報之人,若董卓一死……”

鐘繇不假思考的答道:“當然是光複社稷,重振朝綱。”

三天後。

而這類安排,用腳指頭想想都曉得是董卓提出來的……

第二輪,陶謙對孔伷,曹操對劉焉。

見到張昊欲言又止,鐘繇趕快詰問:“隻是甚麼?”

鐘繇趕快扶起張昊說道:“日天快快請起,你向王司徒獻的兩計我已曉得,實乃大漢肱股之臣,鐘某何德何能受此大禮。”

按照聯賽法則,在聯賽結束以後,排名高的刺史能夠獲得排名低的鄰州刺史任權柄。而這個賽季插手聯賽的四支步隊,除了益州以外,曹操的兗州、陶謙的徐州和孔伷的豫州兩兩相鄰,再加上曹操和陶謙勢同水火的乾係,根基上能夠肯定,孔伷和劉焉就是來打醬油的,而聯賽重啟後的第一次刺史變動,就出在曹操和陶謙這兩人身上了。

鐘繇說完,纔想起張昊還站在中間,趕快施了一禮說道:“日天,你本是客,我理應設席接待,但此事告急,我隻能先去蔡府,失禮之處還望包涵。”鐘繇說著,便一揖到底。

蔡邕,東漢末年聞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鐘繇對其非常推許,乃至於兩人更像是亦師亦友的乾係。在汗青上,蔡邕因遭小人誣告而被放逐,董卓攬權以後才把他又招了返來。因而在王允用計把董卓撤除以後,蔡邕冇去管董卓此人究竟如何,就因為這一份知遇之恩,伏在董卓屍身上嚎啕大哭。王允得知後惱羞成怒,命令把蔡邕拘繫入獄並暗中殛斃。

冇等張昊說完,鐘繇便猛地拍了一動手掌,說道:“不好,若董卓一死,伯喈(蔡邕的字)定會感喟不止,而王司徒雖心繫漢室,但氣度實說不上寬廣,定會難堪伯喈。不可,我現在就要去蔡府!”

第三輪,陶謙對曹操,孔伷對劉焉。

張昊笑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董卓滅亡是射中必定之事,張某的小小伎倆不敷掛齒,隻是……”

而鐘繇在得悉蔡邕死訊以後,為製止王允抄家,從速來到蔡家,把蔡邕的一應手稿和保藏的書畫搬了出來,在曹操贖回蔡文姬後又交還給了蔡文姬,這才讓蔡邕的家學得以持續。

推薦小說:

小警員的探案筆記 |  少年王 |  喜從田降 |  西遊之龍道至尊 |  在異世界成為冒險家的那些年 |  鬼界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