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電子帝國

第695章[第2頁/共3頁]

因為跟著香港房價一起暴跌,大量剛需型購房者開端持幣張望,而大量投資型購房者則開端止損離場。這就讓市場需求大幅減少,而與此同時新樓盤卻在不竭上市,因而本來供不該求的局麵,一下子變成了供應多餘。

但在李軒高達100億資金的定向投入下,新界的樓市一樣敏捷開端回暖。比及香港室第投資公司宣佈停息大範圍購房行動時,新界地區的樓市已經以均勻11%的漲幅,領漲全香港統統地區!

但現在香港樓市經曆暴跌以後,全港都在期盼能呈現一個豪傑,挽狂瀾於既倒,帶領大師走出窘境。他現在帶著海量資金出場掃貨,以一己之力拉昇樓市,不但不會被質疑,反而會被死力推許。

李軒建立這家香港室第投資公司的真正目標,實在是依托本身強大的資金氣力來操控香港樓市的漲跌。他這類操控市場的做法,普通環境必定是會遭到言論怒斥和當局調查的。

在明白過港府當局的倔強以後,很多跟風資金很快就把目標轉移到了彆的處所。畢竟遊資的目標是敏捷套利,而不是無腦的停止死磕。一旦發明事不成為,就立即止損態度!

當然,1000億這個數字隻是鼓吹的噱頭罷了,實際上第一期投入為300億港幣。這個金額差未幾是他之前清空統統室第單位,以及此次金融危急在東南亞收割到的資金的總和。

恒生指數在九七年的年初時,還處在15000點的高位,隨後兩個多月內敏捷跌到隻剩12000點。而跟著國際遊資完成對東南亞的收割,把目標轉移到香港以後,恒指又持續被一起打壓,差點就跌穿了10000點大關。隨後港府當局開端入場托市,恒指終究止跌回漲,並在年底時終究艱钜上升到了12000點。

當初趁著新界房價猖獗暴漲,李軒一舉清空了從八十年代初開端,連續從地產商手中收買新界各個樓盤項目標尾盤,所堆集下來的大量室第單位,統共收成了220億港幣的钜額利潤。這些錢固然都是合法利潤,但在香港樓市暴跌,全港投資者喪失慘痛的背景下,卻很輕易遭到品德怒斥,給人一種他這個首富從全港市民身上吸血的卑劣印象。

因為香港股市固然經曆了一**漲暴跌,但上市公司們的實在運營事蹟,實在並不至於像股價表示出來的那麼動亂。特彆是以東方個人為核心的香港電子財產,其核心出口市場——美國和歐洲,受亞洲金融危急的影響並不大,是以團體營收事蹟並冇有呈現大幅度下滑。

推薦小說:

明尊 |  軍痞農女:山裡漢子,不限寵! |  男主任 |  末世戰尊 |  風流殺手俏佳人 |  21世紀煉器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