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明

第九章 節節相製百勝軍[第1頁/共4頁]

看汪晟還是滿臉迷惑的模樣,汪克凡又解釋道:“如果我一輩子隻想當個哨官,當然能夠親身遴選這批什長,也自傲能夠帶好這一哨人馬,不過從長遠考慮,還是應當順從節節相製的原則……”

“這是為甚麼?莫非不怕這些隊官各選親信,拉幫結派麼?”汪晟驚詫不解。

說完又磕了三個響頭,汪晟站起家向外走去。

遵循儒家傳統,後代被父母懲罰的時候應當抱著小受大走的態度,悄悄打一頓就老誠懇實挨著,真如果氣到部下冇了輕重,做後代的就要及時逃脫,免得陷父母於不慈。

場院正中豎著一根非常粗大的竹竿,竹竿頂端掛著一麵方形的旗幡,上麵鬥大的兩個字——“招兵”。

“明天早晨看了一宿的《練兵實紀》,受益匪淺。戰陣廝殺千變萬化,整軍練兵更是一門龐大的學問,之前我還是小瞧武人啦!”汪晟感慨道:“就拿你選兵的標準來講,不但專挑誠懇結實的鄉間人,還都是橫石裡本鄉本土的後輩兵,打起仗來天然同仇敵愾,相互搏命救護,在這一點上,恐怕連戚帥都比不上你。”

“孽子!不肖的孽子!竟然要去從戎痞,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嗎?”汪旻固然貪婪勢利,卻在兒子身上寄予了厚望,汪晟十年寒窗,已是縣裡的廩生,他俄然要去參軍,把汪旻氣得不輕。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但曆數古今中外的名將,如許的軍事天賦屈指可數,能夠批示幾千兵士的就算是知兵善戰的將才了,上了疆場還常常會莫名其妙的崩潰,這類征象和當代軍隊的構造體例有關。

恭義營采取的是四四體例,四個隊官下轄十六個什長,近似於當代軍隊中的班長,算是軍中最基層的軍官,承上啟下,非常首要。

午後時分,陽光亮媚,在橫石裡最大的一片場院上,鄉親們人來人往,像唱大戲一樣熱烈。

汪克凡微微一笑,兵戈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以同親血緣為紐帶節製軍隊,是封建期間最有效力的建軍體例,這些新兵多數是汪家的耕戶出身,虔誠而可靠。

百善孝為先,汪晟從小就對品德低下的父親不滿,卻一向都在忍耐,在汪克凡賣田參軍的刺激下,壓抑了二十多年的背叛心機終究發作,決然分開家門。

不過看看這些報名的莊稼漢,見了穿官衣的另有些驚駭,一個比一個誠懇怯懦,汪把總必定也是拿他們充數,要讓這些莊稼漢上陣兵戈,提刀殺人,那是想都不消想。

“雲台,你招的兵都不錯呀!”

推薦小說:

你是我的萬有引力 |  一路向暖 |  獨占鮮妻:席先生,寵不停! |  我自仙凡 |  漫漫演藝路 |  湘南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