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遼金風雲人物大觀

司馬光[第1頁/共15頁]

高太後臨朝在朝,把司馬光召回朝廷,司馬光已經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對王安石新法卻涓滴不肯放鬆。他一當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拔除新法。有人勸止他說,神宗方纔歸天,頓時把他的政治辦法改掉,總不大好吧!司馬光氣呼呼地說:“天賦子立的法度,好的天然不要去竄改,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倒是害民的事,為甚麼不能改?再說,現在高太後在朝,高太後是神宗的母親,做母親的竄改兒子的主張,有甚麼不成以?”就如許,他不顧很多官員的反對,到了第二年(1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新法一古腦兒拔除了。王安石聽到這個動靜,當然非常活力,不久就鬱鬱不樂地死去。而司馬光的病也越來越重,在同年玄月嚥了氣。司馬光身後,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元祐元年,司馬光所進《稽古錄》20 卷,寫自伏羲至宋英宗治平四年,這是一部扼要的編年體通史。一樣這本書也貫穿司馬光的觀點。朱熹指出:“溫公之言,如桑麻穀粟,其願忠君父之誌,更曆三朝,然後成績。”又說:“小兒讀了‘六經’了畢,即令持續讀去亦好。”對易學等經學研討和在老子、揚雄等諸子研討方麵,司馬光都是有成績的,在理學上有首要的職位。但他與二程的觀點有一些差彆。司馬光重史亦重經,與理學家的經細史粗說分歧。全祖望在《宋元學案·涑水學案》批評說:“小程子曰:‘閱人多矣,不雜者,司馬、邵、張三人耳。’故朱子有‘六先生’之目。然於涑水,微嫌其格物之未精。”

《通鑒》的編寫,大抵分三個步調:1、擺列叢目;2、編寫長編;3、編削定稿。一二兩步,在主編指導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則完整由主編一人完成。全書的發凡起例由主編拿出後,編寫過程中的詳細體例和原則,司馬光誇大了以下幾個方麵:1、嚴格的選材。叢目、長編的取材儘量遍及,提出“寧失於繁,毋失於略”,所選史料內容則側重在國度興亡、政策得失、君臣品德等方麵,目標在供應治國鑒戒,反應生民休慼的環境。如許,所收史料除野史以外,諸如稗官彆史、百家譜錄、總集彆集、傳狀碑誌等總數不下300多種。長編長達650O多卷,3000多萬字。

反對變法

司馬光雖熱情於治國,但因為政見分歧而未能有更多直接參與政事的機遇。要不是宋神宗病死,要不是王安石變法呈現了一係列題目,司馬光本來會安居洛陽著書立說,直到去世.司馬光在洛陽寫了十多年書,但是因為他反對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員都很掛念他。他固然口口聲聲說不談政治,但是很多人還把他當作“真宰相”對待,連淺顯百姓也曉得洛陽住著一個司馬相公。

推薦小說:

醫毒雙絕:病王絕寵妃 |  美人很無辜:傾城王爺彆耍酷 |  嬌妻似火:BOSS,放開我 |  女總裁的特種神醫 |  生薑生薑我是香菜 |  心絃一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