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遼金風雲人物大觀

石恪[第1頁/共2頁]

這一年,恰逢趙家天子抱病,傳旨下來,命石恪作一幅畫驅鬼邪。石恪被逼得冇法,隻得提筆草草畫了一幅《維摩問疾圖》交差。這幅圖,雖是單線草圖,人物卻畫得神情畢肖,栩栩如生,衣裙超脫,線條流利,很有“曹衣出水,吳帶飄風”的意趣,表示了畫家深厚的功底和高超的藝術成就。在皇宮掛出後,博得了皇家丹青妙手一片讚歎。事有剛巧,宋王得畫後,整天撫玩,不久病果然好了。天子要犒賞石恪,石恪對峙不受。宋王佩服畫家狷介,傳旨將此畫雕刻在佛像集合的大足縣北山,以此表示對神佛和畫家的謝意。這幅《維摩問疾圖》現仍儲存在大足縣北山石刻長廓當中。高三丈,闊二丈,刻工精美,臨摹精確,是北山組雕中獨一的一幅線描石刻。氣勢奇特,彆具一格。《維摩問疾圖》所畫維摩,法力無邊,聰明過人,神采自如地依床憑幾而坐。實在他並冇有抱病,隻不過以裝病吸引看望者和他辯論。文殊受如來佛調派,從毗鬱離城前來探病,一坐下就和他辯論開了。一旁很多人正在洗耳恭聽,神情專注。從畫麵上,彷彿能聞聲二人法辯的聲音。

石恪來到酒館,取出銀子,就要退畫。可老闆展開畫卷一看,太陽、玉輪都不見了,隻見滿紙灰濛濛一片陰雲。石恪對比帳本,唸叨:“購石恪‘紅日當空,彼蒼湛藍’畫一幅,價銀一百兩。”反問老闆:“你怎敢將我的畫換了?”老闆一見,無話可答。心想:掌櫃是個忠誠、誠懇的人,不會玩他。可這又是如何一回事呢?疑團難明,昂首看天,隻見滿天陰雲密佈,不覺心中恍然:莫非石恪先生墨寶,是一幅陰晴變幻圖麼?如此奇異,之前隻聽人傳過,冇想到本日果然得見。這等神筆寶畫,豈能退他?想到這裡,不覺喜笑容開。說道:“小人有眼不識希世珍寶,先生神筆,能夠賣天!銀兩定請先生收下,小人這裡有禮了。”說著便向石恪見禮賠情,一時把圍觀者弄得莫名其妙。

石恪見這小城老闆,竟是一名識畫之人,心中又驚又喜。忙將櫃上銀子,推向老闆說:“人之相知,貴相知音。本日本土逢知音,實屬可貴。這幅畫該當饋送。豈有收取畫金之理!”說完叮囑老闆應將此畫掛在看得見日月起落之處。不然變成一片烏黑。就難知其妙了。老闆照辦。將畫吊掛中堂敞亮透光之處,但見那畫果然能隨氣候、時候的竄改而竄改,變幻不定地顯現紅日、陰雨、繁星……石恪真把天畫活了,動靜傳出,一時轟動了朝廷。

推薦小說:

鎮北王:開局帶著嫂嫂流放三千裡 |  我見貴妃多嫵媚 |  馭美小農民 |  雷火煉真仙 |  回到前夫剛死時 |  荒島求生:我和我的美女上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