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遼金風雲人物大觀

儂智高[第1頁/共9頁]

儂智高(1025年~1055年),北宋期間廣源州人。廣源州“在邕州(州治在今廣西南寧)西南,鬱江之源”,是邕州所屬四十四個皋牢州之一,隸左江道。該州物產富庶,尤以金礦為最,其“地產金一兩,直一縑。”自從宋初交趾(今越南)自主為國後,“廣源雖號邕管西皋牢州,實在退役於交趾。”如1039年夏,廣源州一次就被迫“獻”給交趾一塊重達一百一十二兩的生金。 “交趾賦斂無厭,(廣源)州人苦之。”本來,韋、黃、周、儂四大姓稱雄於廣源州,在相互爭奪中,儂姓占了上風。宋初,儂氏家屬與宋政權來往密切。

儂智高占據端州以後,持續督軍東征,於皇佑四年蒲月丙寅(1052年) 六月二十一日到達廣州城下,開端了起事以來最艱苦、用時最長的圍城作戰。此前,知州仲簡不信賴儂智高會攻擊廣州,把前來垂危報信的人囚禁起來,還“榜於衢行路,令民敢有相扇動欲逃竄者斬。”儂軍臨城下,仲簡纔開城門令民入城,來不及進城者全數插手儂軍,使之軍勢更壯。廣州城既被圍,“性愚且狠”的仲簡留兵自守,不敢出戰,“又縱部兵馘布衣以幸賞”。幾乎被激憤了的官吏斬首。仲簡還“陰具舟欲與家眷逃去,僚屬覺得不成。”貪恐怕死的廣東鈐轄王鍇更是害怕重重,竟然殺了主戰的海上巡檢王世寧。今後還產生過疲極的守將誘士卒開城門投降儂軍得逞案,為都監侍其淵製止之。六月甲申(1052年)七月九日,廣、端州都巡檢高士堯在廣州市船亭同儂智高停止了一次兵力較量,為儂智高所敗。六天而後,儂軍又在廣州城下擊敗出戰的武日宣、魏承憲。但是,因為廣州城堅防嚴,守軍又獲得外援,儂智高久攻堅城不下,給宋朝集合兵力南下以時候,麵對著日趨嚴峻的情勢,儂智高隻好消弭長達五十餘日的廣州之圍。儂軍退出廣州,趕上英州(今廣東英德)知州蘇緘在四十裡長的路上佈設槎木、巨石為礙,被迫繞道由沙頭渡江,北上清遠縣,向連州(今廣東連縣)、賀州(今廣西賀縣東南)進軍。攻賀州不下,在這一帶轉戰一個多月,獲得白田、路田、承平場三役之勝,打死宋軍頭子張忠、蔣偕等人。承平場戰後,宋軍潰走山林,劫奪處所。柳州經理參軍陶弼深憂這些敗卒會背叛附儂,便取來白旗數麵,大書“招安”其上,遣人持徇,才收得一千多殘兵。玄月庚申(1052年)十月十三日,儂軍西攻昭州(今廣西平樂),知州柳應辰棄城逃脫。這是分開廣州後初次攻陷的州城。該州有幾座岩洞,可包容數百人,老百姓避戰於此,儂軍誤覺得宋兵,焚死。本來,“智高所用為內應者”曾為他逾嶺北伐作了諜報方麵的籌辦,後被查獲,諜報不得送達儂智妙手中。儂智高自度北伐有望,遂班師西折。西陷賓州以後,儂智高於十月甲申(1052年)十一月六日再度進入他於此稱帝建國的邕州。二駐邕城,儂智高仍以勝利者自居,對澎湃南來的宋軍置若罔聞,既不在按照地扶植上操心,又不做軍隊組訓等穩固政權事情,而是把拿下廣州作為計謀目標和中間任務,“日夜砍木治舟楫,揚言更趨廣州。”十仲春壬申(1052年)十仲春二十四日,廣西鈐轄陳曙策動金城驛(今廣西南寧東北)之戰,被儂軍擊敗。為操縱少數民族的力量,儂智高親身寫信給氣力強大、地理前提優勝的結洞酋長黃守陵,內容有:陳述本身“長驅至廣州,所向皆捷”,“中國名將如張忠、蔣偕輩,皆望風授首”的動靜;熟諳了本身同宋朝派來的馬隊作克服負未卜的實際題目;提出了若能克服宋軍即“長驅以取荊湖、 江南”的計謀打算,並以授邕州地調換黃的支撐;作出了敗北的籌算:即居住結洞,“歇息士卒,從特磨洞(今雲南省境)借馬教習騎戰,候其可用,更圖後舉。”黃守陵對此非常讚美,“運糯米以餉智高”。後因桂州(今廣西桂林)知州餘靖派邕州人石鑒前去結洞搖唇鼓舌,教唆誹謗,黃守陵漸疏儂智高。餘靖還招邕州各洞“儂、黃諸姓酋長,皆縻以職,使不與智高合。”溪洞聯絡斷絕,宋朝又已發兵動眾,加上儂智高在計謀戰術上的很多失誤,最後給本身引來了慘敗的結局。

推薦小說:

魔尊的妻 |  華娛之閃耀巨星 |  彪悍王妃:推倒妖孽王爺 |  都市逆天神豪 |  路儘闌珊處 |  怒天狂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