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負罪名的士兵

摘自《炎黃春秋》2010年第9期[第2頁/共3頁]

據史料記錄,1938年新四軍曾產生過一次錯殺葉道誌事件,這也是李誌高本人所經曆過的一個事件。當時軍部間諜營營長葉道誌、徐長勝等三人,也是延安抗大調到新四軍軍部的長征乾部,他們在紅四方麵軍時曾任過師、團級職務,來到新四軍後卻被升級利用。葉道誌先是擔負四團副團長(政委),後又改任軍部間諜營營長,徐長勝任間諜營參謀,另一個(陳五和,後改名陳康)則任東南區遊擊乾部練習班教員。為此,這三人思惟不通,以為在此處不受重用,籌辦仍回八路軍原軍隊去,因而便照顧新配給的駁殼槍以檢察地形為名開了小差。

1941年3月,重新組建的新四軍軍部在江蘇鹽城建立時,曾建立了一個檢查委員會,專門檢查突圍後零散歸隊職員,看看內裡是否有個彆叛變投敵者的混入。據《回顧新四軍軍部》一書記錄,李誌高、謝忠良二人自皖北突圍後,曾給*寫過一份關於副軍長項英與參謀長局子昆遇害的實在陳述,詳細彙報了項、週二人被叛徒劉厚總殛斃的顛末。但是鹽城軍部按照突圍乾部中個彆人供應的質料,卻思疑葉挺將軍的被俘與項英、周子昆的被害,都與李誌高檔人有密切關聯,因為他們是最後一批死守在皖南的。質料未經覈實,上邊就認定李誌高與謝忠良有內奸懷疑,還牽涉到一些突圍出來的很多同道。因而,軍部派出除奸部分的賣力乾部前去新四軍第七師駐地,對李誌高和謝忠良停止關押檢查。在關押期間,李誌高情感極其衝突,竟於1942年1月3日他殺身亡,年僅28歲。

中國群眾束縛軍總政治部

1938年4月,原紅四軍十師政治委員葉道誌,原紅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六團副團長徐長勝,從延循分派到新四兵事情,彆離擔負該軍間諜營營長和參謀。葉、徐因對任職偏低有定見,於同年7月31日,以看地形為名帶槍逃脫,被抓回。同年89月間,新四軍軍法處以投敵叛變罪,將葉、徐處決。

李誌高是如何他殺身亡的?據相乾的質料先容說,當時李誌高被關在有為縣縣當局的一間屋子裡,內裡有一小兵士看管。因為李誌高之前也是軍隊帶領,他騙小兵士開門,掠取了步槍後又進入房內,用步槍頂鄙人顎處開槍他殺。隨後,軍部隨即查明這些事情與他們無關,當即電告七師,李誌高、謝忠良不是內奸,該當即開釋謝忠良劃一誌,規複他們的名譽與事情。可惜的是,李誌高冇有比及為他洗刷委曲的這一刻。

推薦小說:

軍少鮮妻火辣辣 |  屍碎諸天 |  你是我不可觸及的傷 |  聖域神藏 |  噬火武道 |  網遊之無心成神 |